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金融行业分析报告 >> 2024年消费金融市场规模分析:国内消费金融司不良贷款余额为246.3亿元

2024年消费金融市场规模分析:国内消费金融司不良贷款余额为246.3亿元

2024-10-14 17:07:24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T| T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消费金融的特点是灵活性高、审批速度快,可以帮助消费者更好地管理支出,提升生活质量。消费金融近年来国内市场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未来还有很大发展潜力。以下是2024年消费金融市场规模分析。

消费金融市场规模分析

  消费金融市场规模

  根据《2024-2029年中国消费金融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中国消费金融公司资产规模和贷款余额分别达12087亿元和11534亿元,同比增长36.7%和38.2%。这一数据表明,消费金融行业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消费金融涵盖多个细分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住房抵押贷款、汽车消费金融、一般耐用品消费信贷、日常小额消费信贷等。汽车消费金融和旅游消费金融因其庞大的市场需求和增长潜力,成为各家机构竞相争夺的领域。

  随着汽车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消费者对汽车消费信贷需求的增加,汽车消费金融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呼和浩特市分行在汽车消费金融服务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消费金融市场规模分析显示截至2024年9月,结余规模超过11亿元。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和消费者对旅游消费信贷需求的提升,旅游消费金融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中国消费金融行业在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但在不良贷款方面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由于消费金融公司定位于中低收入客群,基本以信用贷款为主,风险成本较高,同时获客渠道上主要依赖于互联网平台第三方引流模式,因此独立自主的风控能力建设是竞争的关键因素。从资产质量表现来看,2023年中国消费金融公司不良贷款余额为246.3亿元,同比增长33.14%;不良贷款率为2.14%,同比下降0.08个百分点。

  消费金融市场主体

  商业银行是消费金融市场的传统主体,具有强大的资金实力和渠道优势。它们通过提供信用卡、消费贷款等金融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金融需求。例如,招商银行等商业银行在消费金融领域拥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是经银保监会批准设立的,专门从事消费金融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它们通常具有牌照优势,可以借力股东资源,开展个人耐用消费品贷款、一般用途贷款等消费金融业务。例如,招联消费金融、蚂蚁消费金融等公司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消费金融业务的公司,包括电商类、P2P类、分期购物平台等。这些公司通常掌握一定的客户消费交易数据,能够针对特定目标客户群体提供个性化的消费金融服务。然而,由于不同公司的风控手段和业务量存在差异,其信用风险和市场地位也有所不同。例如,中银消费金融等公司在教育类贷款等领域拥有较高的市场份额,而P2P网贷平台则主要面向整体信用风险较高的低收入人群提供现金贷服务。

  消费金融市场规模分析提到第三方支付机构是通过提供支付服务渗透入各个消费金融场景的公司。它们通过对支付的把控,分享消费金融市场的份额。例如,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机构在移动支付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和影响力,为消费者提供了便捷的支付和金融服务。

  综上所述,消费金融市场主体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各类主体在市场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和监管政策的不断完善,消费金融市场主体将更加规范、专业,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更多消费金融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消费金融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