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注:据最新统计,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突破3.1亿,预计到2025年将达3.29亿。如何构建多层次、可持续的养老服务体系成为政策与市场的核心命题)
随着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养老服务需求持续攀升。政府部门联合发布政策文件《促进普惠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从供给优化、主体培育、资源盘活等多维度提出系统性解决方案。本文聚焦政策要点,解析未来养老服务市场发展路径及关键支撑机制。
针对当前养老服务覆盖不足与质量参差的问题,《措施》明确要求各地结合实际制定地方性法规,完善法治保障体系,确保老年人权益。通过强化中央预算内投资的带动作用,重点支持普惠型养老机构建设,并鼓励彩票公益金投入设施设备升级。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已建成各类养老服务床位近900万张,但区域分布不均与中高端服务供给过剩并存,政策将推动资源向基础性、普惠性方向倾斜。
为提升行业集约化水平,《措施》提出支持连锁化、集团化养老机构发展。要求以健康养老为主业的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发挥示范作用,在品牌建设、服务标准制定及人才培养等方面输出经验,带动中小机构规范化运营。例如,通过整合党政机关闲置用房、学校等存量资源改建养老设施,预计可释放超百万平方米的服务空间,降低机构初期投入成本。
政策明确对国有企事业单位原划拨用地转型为普惠养老用途的灵活处置方式。允许通过作价出资、授权经营等模式优化土地性质,破解产权壁垒。同时鼓励地方在水电价格、床位运营补贴等方面给予优惠,预计到2025年将减轻机构年均运营成本约15%30%。这一举措可有效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加速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通过完善地方性法规体系,《措施》强化了养老服务的法律保障,明确机构备案、消防验收等流程的优化路径。例如,针对培训疗养机构转型养老设施的规划调整难题,要求地方政府牵头建立“一站式”审批机制,压缩办理周期40%以上。标准化建设方面,将推动形成覆盖服务流程、人员资质、设施安全的全国统一规范。
结语: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生态体系
2025年养老服务市场发展需以政策协同为支点,通过供给扩容、主体创新、资源活化和法治护航四轮驱动,实现从“保基本”到“高质量”的跨越。预计未来三年内,普惠型床位占比将提升至60%以上,服务覆盖人群突破3亿,形成政府托底、市场发力、社会参与的多层次供给格局,为积极应对老龄化奠定坚实基础。
更多养老服务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养老服务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