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自动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近年来,自动驾驶技术发展迅速,逐渐从试验阶段走向量产应用。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政策的支持,未来几年将迎来自动驾驶技术的关键拐点。本文将深入探讨L3级自动驾驶技术的普及进程、中阶智驾功能的推广以及智能驾驶技术的成本优化路径。
近期数据显示,国内多家厂商已开始推进L3级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特斯拉在2024年底发布的FSDV13.2版本中实现了“从停车位到停车位”的端到端驾驶模式,标志着智能驾驶技术迈向新台阶。目前,包括鸿蒙智行、小鹏、理想在内的多家企业均已实现端到端大模型的车载更新。
据行业预测,工信部有望在2025年发布L3级自动驾驶车辆的相关认证标准。江淮与某科技公司合作开发的S800车型已开始申请相关认证,通过后将为用户提供L3级智驾功能。预计到2025年,多家厂商将实现L3级别智能驾驶技术的量产落地。
中阶智驾功能正逐步成为10万元级车型的标准配置。以比亚迪为例,其宣布将在2025年全系搭载“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实现代客泊车、遥控出车和自动泊车等功能的标配化。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1-11月,国内乘用车市场高速NOA和城市NOA的渗透率分别为7.2%和1.5%,预计2025年将迎来显著提升。
随着技术成熟度的提高和成本优化,中阶智驾功能将加速普及。这不仅提升了用户的驾驶体验,也推动了智能驾驶技术在更广泛市场中的应用。
智能驾驶技术的成本优化是实现普及的关键因素。借助先进的模型算法,车端算力需求有望显著下降,从而降低智驾芯片的部署成本。同时,这一技术进步也为云端大模型的训练成本控制提供了新思路。
通过技术创新,智能驾驶功能的普及门槛正在不断降低。这不仅有利于中阶智驾技术的推广,也为未来更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L3级自动驾驶技术将在2025年迎来重要突破,成为国内乘用车市场的重要配置。与此同时,中阶智驾功能的普及和成本优化将推动智能驾驶技术向更广泛的用户群体开放。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的双重驱动,未来几年将迎来智能驾驶技术发展的新纪元。
更多自动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自动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