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面对全球股市震荡与对等关税的不确定性冲击,中国资本市场在节后两个交易日内迅速激活多维稳市机制。从政策端到市场主体,四重力量形成"政策利好国家队救市回购增持资管自购"的完整链条,通过真金白银的投入向市场传递信心。当前A股估值已回归历史低位区间,中长期配置价值凸显。
监管层密集出台组合拳:央行承诺为中央汇金提供充足再贷款支持;金融监管部门上调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上限;国资委明确要求央企加大回购力度。上海、浙江等地同步推出市值管理新规,建立股价异常波动快速响应机制。这些举措形成"政策引导资金保障执行监督"的闭环体系,为市场筑起制度性防护屏障。
中央汇金创新采用多元ETF增持策略,在延续沪深300、上证50等核心宽基配置的同时,新增中证500、1000等成长型指数标的。中国诚通、国新投资合计动用1800亿元专项再贷款资金增持股票及ETF产品。社保基金同步启动主动增持计划,通过结构化配置平抑市场波动。此类操作既稳定大盘蓝筹估值中枢,又为新兴行业提供流动性支撑。
上市公司掀起回购热潮:招商局集团旗下7家上市平台集体提速回购;"三桶油"拟投入超百亿元增持股份;宁德时代80亿级回购方案落地。金融机构方面,券商、银行密集推出增持计划,中国太保、苏银理财等资管机构通过ETF加仓展现长期信心。这种自上而下的协同行动有效遏制恐慌情绪扩散。
当前A股主要指数已回落至历史估值洼地:上证指数13.5倍PE处于45%分位,中证500市盈率13.6倍处30%历史低位,创业板指28.1倍PE更位于7.8%分位。在政策组合拳与市场合力护航下,估值修复动能正在积蓄。随着对等关税风险逐步消化及稳增长措施显效,A股有望迎来结构性机会。
总结来看,面对外部冲击引发的市场波动,中国资本市场展现出强大的制度韧性。通过政策端、机构端、企业端的协同发力,已构建起多层次的风险缓冲体系。当前估值水平与政策支持力度形成鲜明对比,在经济基本面支撑下,市场信心修复进程将持续推进。未来需重点关注稳市资金的实际流入效果及宏观经济数据变化对市场预期的引导作用。
更多工具箱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工具箱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