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成品油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指出,3月5日24时起,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迎来新一轮调整。这是今年第二次下调成品油价格,此前已经历了五轮调价周期,呈现"两涨两跌一搁浅"的格局。
自3月5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220元和210元。这是今年第二次下调成品油价格,此前已经历了五轮调价周期,呈现"两涨两跌一搁浅"的格局。
此次调价后,95号汽油每升价格将下降约0.18元,柴油每升价格也将相应下调0.18元左右。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这意味着日常出行和物流运输的成本将进一步降低。
调价幅度方面,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220元和210元。按照一般家用汽车油箱50升的容量估测,加满一箱95号汽油将少花约9元左右。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这意味着日常出行和物流运输的成本将进一步降低。
成品油批发市场价格同步走低。受国际市场影响,国内成品油批发价格也呈现下行趋势。市场供需关系调整,炼厂开工率下降等因素共同作用下,批发环节价格出现明显回落。
在供应端,炼厂开工率有所下调,导致市场整体供应量减少。同时,国际原油价格波动也为国内市场带来一定压力。需求方面,随着天气转暖,春耕等季节性用油高峰临近,市场需求逐步回升。
汽油和柴油的批发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其中,汽油价格每吨下降约180元,柴油价格每吨下降约200元左右。市场供需关系调整,炼厂开工率下降等因素共同作用下,批发环节价格出现明显回落。
近期,国际原油市场价格持续走低。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预期增强的影响,国际市场对原油需求前景的担忧情绪升温,导致油价承压下行。
OPEC+产油国近期宣布调整生产政策,计划逐步增加市场供应量,这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供需平衡压力。同时,美联储等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走向也对国际油价产生重要影响。
北半球即将进入原油需求淡季,炼厂开工率将逐步回落,消费后劲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根据季节性规律,未来两个月北半球原油库存将转入累库周期,这将对国内外油价形成持续压力。
本次成品油零售价格调整体现了国际油价波动对国内市场的影响,也反映了国内成品油市场供需关系的动态变化。在国际原油价格偏弱运行的背景下,未来国内成品油价格或将继续面临下行压力。消费者和相关行业应及时关注油价走势,合理安排生产和消费计划。
更多成品油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成品油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