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药品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近年来,药品说明书因字号过小、内容专业性强等问题,给老年群体带来诸多困扰,这一现象也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在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上,相关代表将提交关于深化药品说明书适老化改革的建议,这表明解决药品说明书“看不清、看不懂”的问题已刻不容缓。
药品说明书是患者了解用药信息的重要依据,其内容涵盖了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等关键信息。然而,数据显示,在受访老年人中,约84%的人认为药品说明书“字号太小,看不清”,另有58%的人表示“专业性太强,看不懂”。这些问题不仅影响老年群体的用药便利性,还可能危及他们的用药安全。
药品说明书内容繁杂,涵盖从功能主治到禁忌症等多方面信息。由于篇幅限制,字号不得不缩小以容纳更多信息,这导致“一粒大米能覆盖四个汉字”的现象屡见不鲜。此外,药品说明书使用的专业术语较多,也让普通患者感到困惑。
近年来,相关部门和部分地区已开始探索药品说明书的改革路径。例如,部分地方将药品说明书放大并打印提供给有需要的患者,还有一些地区尝试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替代专业术语,并将关键信息标注在药盒上。尽管这些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目前试点范围仍有限,难以覆盖所有药品。
要实现药品说明书的适老化改造,需从“加法”和“减法”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可增加电子版、语音版等多样化形式,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另一方面,则需简化内容表达,将用法用量、有效期等关键信息字体放大,并以通俗语言呈现。
尽管改革势在必行,但成本等问题仍制约着企业的积极性。为此,相关部门应通过立法明确标准,制定实施细则,并出台激励政策,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改造。只有多方协作,才能真正实现药品说明书的无障碍化。
药品说明书虽小,却关系到广大患者的用药安全。从优化形式到简化内容,每一步改革都需细致考量。唯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确保每一位患者都能清晰明了地获取用药信息,真正实现安全用药的目标。
更多药品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药品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