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智能制造加速发展的背景下,智能机器人正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驱动力。3月13日,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指导举办的"智能机器人赋能百业系列供需对接会——制造业专场"活动圆满落幕。该活动聚焦制造业智能化转型需求,通过搭建产需精准对接平台,集中展示了智能机器人技术在能源装备、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的创新应用成果,为产业链协同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
此次对接会通过政策引导、需求牵引和技术支撑的三重发力,系统性展现了上海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实践路径。随着系列供需对接活动持续开展,智能机器人将加速渗透至能源装备、精密制造等核心领域,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为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端装备产业集群提供坚实技术底座。通过场景驱动与生态共建双轮驱动,上海正稳步实现从"机器换人"到"智能赋智"的战略跨越。
上海市积极响应国家《“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发布专项发展计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构建"智造强市"目标。通过连续三年征集智能机器人标杆企业与应用场景目录,上海已形成以制造业为牵引的示范效应。活动主办方强调,依托上海电气等产业链核心企业的场景优势,正加速形成"技术研发场景验证规模应用"的良性循环生态。
在此次专场活动中,上海电气集团作为高端能源装备领军企业,首次对外发布年度机器人应用需求清单,涵盖智能制造、智慧能源等核心领域。现场近百家企业代表围绕高精度装配、复杂工艺自动化等场景展开深度洽谈,在物流效率提升、产线柔性改造等领域达成多项合作意向。数据显示,四家代表性企业在智能仓储、工业质检等环节完成签约,标志着制造业智能化升级进入规模化落地新阶段。
活动设置四大主题洽谈区,集中呈现了当前制造业智能化的关键突破方向。在自动化集成领域,企业展示了可适配多种产线的模块化机器人系统;高精度工艺环节则重点推出视觉引导焊接、精密装配等核心技术方案。物流效率提升展区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演示,直观展现了智能仓储与生产调度系统的协同优势,为制造业企业提供从单点改造到全流程优化的多样化选择。
活动现场调研显示,上海电气中央研究院已建成机器人具身技能训练场等创新载体,通过"场景验证技术迭代标准输出"模式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市经济信息化委负责人指出,未来将依托链主企业带动效应,重点培育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与特种机器人的差异化应用场景,力争到2025年形成千亿级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
总结展望
更多制造业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制造业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