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近期发布重要通知,拟立项《锂离子电池系统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强制性国家标准。这一标准将首次为电动汽车与电力储能领域的锂电池系统设定统一的能效评价体系,标志着我国在新能源关键领域标准化建设迈出重要一步。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锂离子电池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当前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规模全球领先,但在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和大规模储能系统的能效评估方面尚无国家级标准。此次立项的《锂离子电池系统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将通过科学分级与试验方法,建立从设计到应用全链条的能效基准。该标准由行业头部企业、科研机构共同参与制定,旨在推动产业向高效化、低碳化方向发展,为"双碳"目标提供技术支撑。
新标准适用于两类关键领域:一是电动汽车用不低于10kWh的锂离子电池系统;二是电力储能用锂电池系统。其内容涵盖能效分级方法、试验条件、计算公式等8大核心技术模块,特别引入综合能效指标体系,将能量转换效率与循环寿命等要素纳入评估框架。标准制定过程中既参考国际通行规则,也结合我国产业实际需求进行优化设计。
根据公示信息,该国家标准项目周期为22个月,申报始于2025年2月27日,当前处于公开征求意见阶段(3月17日至4月16日)。标准起草单位将联合行业力量完善技术细节,并计划通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等平台推动标准互认。此举不仅有助于规范国内市场秩序,还将增强我国在新能源领域的全球话语权。
作为强制性国家标准,《锂离子电池系统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的实施将构建市场准入的技术门槛。通过分级制度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在材料体系优化、热管理技术提升等方面突破创新。预计标准正式发布后,将加速淘汰低效产能,推动全产业链向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方向转型升级。
此次国家标准立项标志着我国锂电池产业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通过建立统一的能效评价体系,既可为政府监管提供依据,也能为企业研发指明方向,最终形成技术进步与市场应用的良性互动。随着标准国际化进程加快,中国方案有望成为全球新能源产业的重要参考基准,进一步巩固我国在绿色经济领域的竞争优势。
更多锂离子电池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锂离子电池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