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逼近50%关口 燃油车企业多维突围
2025年开年以来,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持续高歌猛进。乘联会数据显示,2月零售量达69万辆,渗透率达49.5%,较去年同期提升15个百分点。面对新能源价格战的冲击,燃油车企正通过"一口价"定价策略、智能化升级等手段加速转型,试图在电动化浪潮中守住市场份额。这场变革不仅关乎价格体系重构,更折射出传统车企在技术迭代与服务模式上的深层变革。
燃油车企业正以新能源汽车的定价逻辑为参照系,推出"全系车型一口价"策略。吉利将A级轿车门槛降至4万元级,奇瑞超30款车型加入限时优惠,上汽通用别克通过16.99万元起售昂科威Plus实现销量翻倍。这种透明化定价模式,既打破了终端渠道议价混乱的局面,也帮助主机厂重获对价格体系的控制权。数据显示,凯迪拉克采用"一口价"后,2024年12月XT5车型销量同比激增114%。
行业分析表明,燃油车企业通过统一定价减少经销商内耗,同时以大幅让利吸引消费者。例如新款CT5最高降价8.4万元,直接冲击新能源价格带。但部分市场乱象仍存:某些门店将"贷款购车"作为优惠前提,变相抬高实际成本,削弱了政策初衷。
燃油车在智能驾驶领域的短板正被加速弥补。吉利宣布2025年起全系产品搭载3.0电子电气架构,实现L2+级智驾与车联网功能标配;奇瑞推出覆盖全车型的猎鹰智驾系统,计划到年底30余款燃油及新能源车型配备高阶辅助驾驶。这些举措旨在缩小与电动智能车的技术代差。
"智能化是燃油车延续生命力的关键。"业内人士指出,传统车企正通过软硬件升级推进油电技术平权。吉利强调将为燃油车标配Flyme Auto智能座舱系统,而奇瑞则同步在燃油车型部署L3级自动驾驶能力。这种转型不仅满足用户对科技体验的期待,也为后续电动化转型积累数据与经验。
工信部强调行业需摆脱"拼价格"陷阱,转向提升产品力与服务质量。燃油车企在降价的同时,正通过优化经销商考核机制实现转型——上汽大众将50%的渠道评估权重赋予服务指标,推动4S店向综合服务商转变。
部分企业采取差异化战略:别克提出"抢夺燃油车、突破新能源"双轨并行;吉利则坚守"油电并重"路线,在星越L、博系等五大核心序列持续投入技术资源。这些举措反映出行业共识:即使新能源渗透率接近60%,传统燃油车仍有长期市场需求,需通过体系能力升级巩固基本盘。
总结:在电动化与智能化的双重变革中,燃油车企正经历战略重构的关键期。"一口价"策略短期内稳定了价格体系,而智能化转型则为长期竞争力奠定基础。随着油电技术差距逐步缩小,市场或将进入"多元动力共存、品质服务决胜"的新阶段。未来三年,谁能更快实现技术迭代与用户体验升级,谁就将在这场变革中占据主导地位。
更多燃油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燃油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