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总目标:到2027年实现全省汽车保有量突破1850万辆,新能源汽车占比超四分之一)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汽车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为顺应消费趋势与产业升级需求,四川近日发布系统性政策文件,计划通过完善动力电池全链条、优化二手车流通体系、培育汽车文化场景等关键举措,力争到2027年形成以1850万辆汽车保有量为基础、新能源汽车突破400万辆、后市场产值达7000亿元的产业格局。该方案聚焦全产业链协同创新与城乡服务覆盖能力建设,重点强化基础设施配套和金融支撑体系,推动四川从传统汽车产业大省向后市场强省跨越。
以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支持头部企业研发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加速钠离子、氢燃料储能系统产业化应用。建立全省统一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网络,制定地方标准规范废旧电池碳足迹评价体系,依托国家级溯源平台实现生产使用回收闭环管理。通过跨区域产能协作与利益共享机制,打造动力电池循环利用示范区。
修订《四川省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建立动态监测预警系统引导行业合理投资。鼓励拆解企业建设绿色工厂,发展高纯度金属提炼和零部件再制造产业。推动整车企业参与构建绿色供应链,重点突破车辆拆解产物深加工技术瓶颈,提升再生材料附加值。
将二手车流通设施纳入城市商业规划体系,在县域布局标准化交易门店,实现城乡覆盖能力提升30%以上。支持个体商户转型专业经销企业,推广全流程数字化服务模式。通过电池梯次利用技术延长新能源二手车使用寿命,推动出口企业规模扩大50%,打造中西部二手车流通枢纽节点。
依托“大蜀道”文旅走廊和318国道景观大道,建设多层次自驾营地网络并配套智能维修、应急救援等服务设施。鼓励发展公园式汽车主题综合体,融合影院、餐饮、酒店等多元业态,激活夜间经济与假日消费潜力。通过举办国际级赛事及群众性驾驶活动,培育“车文旅”深度融合的特色品牌。
2025年前实现乡镇充电设施全覆盖,推动社区充电桩“统建统营”模式创新。发展车网互动(V2G)示范项目,提升电网协同效率。金融机构将开发针对农村汽车信贷产品的专属风控模型,并探索停车设施产权质押等新型融资方式。建立再制造零部件保险认证体系,破解新能源车辆投保难题。
实施“技能川军”培养计划,校企共建动力电池检测维修、智能驾驶系统维护等专业实训基地。开展职业技能等级社会化评价,重点提升二手车评估师、充电设施运维工程师等岗位认证覆盖率。通过项目化培训模式,每年为行业输送5000名以上技术骨干人才。
结语:多维协同塑造产业新生态
更多汽车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汽车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