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4月2日,浙江省正式发布《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围绕制度优化、结构升级和技术赋能等维度,推出涵盖六大核心领域的22条举措与103项具体政策。该方案旨在通过系统性改革和基础设施建设,到2027年将全省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率降至13%左右,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物流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浙江省聚焦现代物流体系的制度创新,提出多项市场化改革措施。支持民营企业参与铁路货运基础设施投资与运营,推动形成公平竞争环境;持续打击货运车辆超载超限行为,并依托“四港联动”云平台强化车货仓信息共享,提升运输效率。同时,港口和机场通关流程将全面优化,进一步缩短物流时间成本。
为降低物流系统性成本,浙江省加速推进重大工程建设,包括“航运浙江”战略中的干线铁路、疏港铁路及水运枢纽建设。通过引导大宗散货运输向“公转水”“公转铁”调整,并推动公路、铁路与水运的“三网融通”,实现多式联运效率最大化。这些措施将有效缓解交通拥堵,减少长距离运输对公路资源的过度依赖。
针对物流枢纽建设中的用地保障、产业集聚等难题,浙江省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通过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强化区域协作机制,推动物流节点与产业园区协同发展,降低山区海岛地区的物流服务接入门槛,确保偏远地区也能享受高效物流网络覆盖。
针对不同行业的物流痛点,方案明确将重点降低大宗货物流通成本、跨境物流成本、制造业供应链成本以及冷链物流和山区海岛配送成本。例如,通过数字化仓储管理和多式联运试点,缩短生鲜农产品从田间到市场的运输周期;利用智能化分拣系统优化跨境通关流程。
依托数字技术赋能,浙江省将推进物流全流程的标准化与自动化改造。通过推广智能仓储、无人驾驶货运和区块链溯源等创新应用,提升供应链透明度与响应速度;同步强化新能源车辆及清洁能源在运输中的普及,降低碳排放成本。
方案提出“两升两降”目标,即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务水平,同时压缩企业运营成本和环境治理支出。通过完善价格形成机制与税收优惠政策,引导物流企业向集约化、专业化方向转型,进一步释放市场潜力。
总结
作为全国首个系统性整合制度创新、基建升级与技术赋能的省级物流降本方案,浙江此次行动不仅为现代物流体系构建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更通过量化指标(如GDP比率降至13%)明确了改革路径。未来三年,随着“四港联动”效应持续释放和多式联运网络完善,浙江省有望在全国率先形成低成本、高效率的物流服务生态,助力区域经济竞争力全面提升。
更多物流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物流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