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4年4月11日,《轨道车辆轮胎技术规范》国家标准在广州正式启动编制工作,标志着我国在胶轮轨道交通关键部件领域迈出重要一步。该标准由全国轮胎轮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万力轮胎股份有限公司牵头起草,将为行业提供统一的技术依据,填补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轨道行业市场深度研究与战略咨询分析报告》指出,4月11日,《轨道车辆轮胎技术规范》国家标准编制工作在广州正式启动。该标准由全国轮胎轮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19)统筹管理,并联合轨道行业组织、整车制造企业、科研院所等多方力量共同推进。作为胶轮轨道交通系统的核心部件,轨道轮胎此前长期缺乏统一的国家技术标准,制约了产业协同发展。此次国家标准的制定将为产品质量评估、技术创新及市场推广提供权威依据,推动中国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定义”的跨越式发展。
我国胶轮轨道交通系统近年来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广州APM线、重庆跨座式单轨等线路的成功运营印证了其独特价值。相比传统钢轮钢轨系统,胶轮轨道车辆采用橡胶轮胎作为承载与导向装置,具备爬坡能力强、噪音低、建设成本少等优势,尤其适用于中低运量城市交通场景。数据显示,万力轮胎通过技术攻关已实现全球15%以上的市场份额,在跨座式单轨、悬挂式电车等领域形成全系产品覆盖能力。
在国家标准编制启动前,行业已有先行实践。2021年发布的《跨座式单轨充气橡胶轮胎通用技术条件》作为全球首个相关领域联盟标准,为此次国家标准奠定了基础。该标准聚焦轮胎结构强度、耐久性能、防火性能等关键指标,并特别强调与整车动力学参数的匹配性要求。专家指出,标准化建设将有效提升产品安全性与可靠性,降低全生命周期运维成本。
我国轨道轮胎曾长期依赖进口,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近年来,以万力轮胎为代表的本土企业通过持续研发投入,在材料配方、结构设计及生产工艺等方面实现突破。自2016年启动首款跨座式单轨轮胎研发以来,其产品已覆盖全球主要胶轮轨道交通车型,并在多项性能指标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此次牵头国家标准制定,不仅彰显了企业的技术实力,更体现了行业对国产化成果的认可。
全国轮胎轮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人强调,《轨道车辆轮胎技术规范》将立足国内实践,未来计划推动转化为ISO国际标准。随着全球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需求增长,我国在胶轮系统领域的技术积累与标准经验有望成为行业新标杆。标准化进程将加速产业链协同创新,助力中国从“标准跟随者”转变为“规则制定者”。
总结:标准引领下的产业跃升之路
《轨道车辆轮胎技术规范》国家标准的编制启动,标志着我国在胶轮轨道交通核心部件领域实现关键突破。通过统一技术要求、强化质量管控、推动自主化发展,该标准将有效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并为全球市场提供中国方案。未来随着标准体系不断完善,中国有望在全球城市交通装备领域占据更大话语权,同时带动相关产业向高质量发展方向迈进。
更多轨道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轨道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