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为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聚焦现役机组改造与新建机组建设的协同推进。该方案以提升煤电机组调节能力、能效水平和低碳属性为核心目标,通过分区域分类别实施差异化策略,推动电力系统灵活性与可持续性双轮驱动发展。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煤电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指出,实施方案提出,在电网调峰压力突出地区优先布局快速响应机组。针对局部电网难以满足快速变负荷需求的区域,将改造和新建一批具备秒级调节能力的煤电机组,确保电力供需动态平衡。同时在调峰缺口显著的省份,重点推进深度调峰与宽负荷高效调节能力建设,要求机组最低负荷率可降至30%以下,并保持高效率运行区间覆盖全负荷段。
方案明确新建煤电机组需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供电煤耗须低于275克/千瓦时,污染物排放浓度控制在超低水平。通过应用高效超临界机组技术、智慧控制系统等创新手段,实现新建项目综合能效提升10%以上。到2027年,将建成一批兼具国际竞争力与环境友好型的标杆示范工程。
结合区域资源特征,方案鼓励在煤炭富集区开展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集成应用,在沿海地区探索煤电+新能源多能互补模式。针对不同机组类型制定差异化的低碳化改造路径,包括灵活性燃烧控制、余热梯级利用等关键技术攻关,力争实现年减碳量超千万吨。
为突破单一功能局限性,政策支持建设兼具快速响应、深度调峰与低碳排放的"三合一"示范项目。通过智能控制系统的集成优化,使单台机组可同时满足电网调频、黑启动和新能源消纳等多重需求。20252027年间计划在10个重点省份打造区域性多功能煤电枢纽。
总结来看,《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以系统性思维重构传统能源角色定位,通过技术迭代与模式创新实现存量资产价值提升与增量项目能效跃升的双重目标。该政策不仅为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提供重要支撑,更将推动我国煤电行业从单纯发电主体向综合能源服务提供商转型,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同时加速绿色低碳发展进程。到2027年预期形成覆盖全国主要电网节点的现代化煤电网络,为实现"双碳"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更多煤电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煤电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