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为落实"双碳"战略目标,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提出通过清洁降碳、安全可靠、高效调节和智能运行四大技术指标体系,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关键支撑。这一政策将推动现役机组改造与新建项目升级,预计每年为火电灵活性改造市场带来超百亿元规模,标志着我国煤电行业正式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煤电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指出,实施方案明确将度电碳排放强度作为低碳化改造的量化标准,要求新建机组预留改造空间并鼓励同步实施低碳建设。数据显示,当前我国煤电机组以不到40%的装机量支撑着60%的发电量及70%的顶峰能力,在大气污染物减排方面成效显著——排放量较过去下降超九成。政策特别强调不搞"一刀切"强制改造,而是通过试点示范引导企业分阶段推进低碳化转型。
在安全可靠性方面,方案要求强化机组运行稳定性与抗风险能力;高效调节领域则聚焦调峰调频技术突破,以适应新能源大规模接入需求。智能运行政策推动数字技术深度融入生产流程,通过物联网和人工智能实现精准调控。当前全国现存火电相关企业4000余家,其中辽宁(1400+)、山东(1000+)、江苏(170+)三省企业数量占比较大,反映出区域产业集中度与区位优势特征。
尽管火电行业在保障民生采暖和工业供热方面仍具不可替代性,但企业发展面临多重挑战。数据显示,近五年成立的企业占比达五成,而一年内新注册企业仅占0.02%,显示行业进入门槛较高且趋于稳定。值得注意的是,在600余家涉及司法案件的企业中,14.16%的比例提示需加强行业合规管理与风险防控。
总结: 新一代煤电升级工程通过技术指标体系重构、试点示范引领和市场机制激活,正推动传统能源向清洁高效方向转型。在保障电力安全供应的前提下,政策既注重存量机组的提质增效,又规划新建项目的前瞻性布局,为我国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了关键路径支撑。随着低碳化改造持续推进,煤电行业将在"双碳"目标实现中继续发挥基础性作用,同时带动相关产业技术升级与市场空间拓展。
更多煤电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煤电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