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4月14日,珠海高栏港迎来历史性时刻——首条连接粤港澳大湾区与巴西地区的直达航线正式开通,标志着中国华南地区与南美洲之间的物流网络迈入全新阶段。这条跨越海洋的"黄金通道"不仅缩短了地理距离,更以高效的运输模式和多元化的服务能力,为中巴经贸合作注入新动能。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物流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珠海—巴西桑塔纳港直航航线的开通,首次实现了粤港澳大湾区与南美东北部核心港口的点对点连接。该航线以珠海高栏港为起点,途经马六甲海峡和好望角,直达巴西矿产资源富集区及东北工业带,覆盖超过150万平方公里的经济腹地。通过优化运输路径,直航较传统中转模式缩短30天航程,并降低综合物流成本超三成,为机械设备、电子产品等高附加值货物提供了时效性更强的出海选择。
承担首航任务的"昌民号"货轮具备独特的复合运载能力:71,500立方米舱容可同时容纳集装箱、散杂货及重大件设备,5个独立船舱和4台自动化起重机实现货物分类高效装卸。这种设计特别契合巴西矿砂、农产品等大宗物资与中国新能源组件、家电产品的双向运输需求。例如,首航即搭载了格力电器的家用设备、中联公司的有机肥料以及公元集团的太阳能组件,直接满足南美新兴市场的多元化采购订单。
目前航线处于每两个月一班的试运行期,但已显现出显著的产业集聚效应。珠海本地企业如粤裕丰钢铁年进口巴西矿砂达167万吨,华丰纸业依赖南美纸浆2.45万吨/年,而高栏港综保区内的拉美物流枢纽项目更形成保税仓储、分拨中心等配套服务。随着货运量增长,直航将升级为全程直达模式,进一步打通中巴贸易的"最后一公里"。
珠海市交通部门明确将高栏港定位为南美商品进入中国的首选门户港。通过强化与巴西桑塔纳港等葡语国家港口的合作,未来这里将成为辐射安哥拉、莫桑比克等葡语经济体的物流中枢。此举不仅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在"一带一路"中的枢纽功能,更推动中国与拉美地区的产业链深度融合。
这条直航航线的开通标志着珠海深度参与全球供应链重构的关键一步。通过缩短时空距离、降低贸易成本并增强服务多样性,中巴企业得以共享区域经济一体化红利。随着试运营数据积累和技术优化,珠海高栏港有望成为连接太平洋与大西洋的重要物流节点,在南美市场拓展和资源进口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中国制造"出海及拉美产品输华构建起高效、稳定的新通道。
更多物流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物流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