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中国有机葡萄酒认证乱象引关注:5家酒企8张证书被撤销农药残留超标成主因

中国有机葡萄酒认证乱象引关注:5家酒企8张证书被撤销农药残留超标成主因

2025-04-15 15:40:09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市场监管总局抽查揭示有机产品违规乱象

  近期,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全国范围内150批次有机产品开展认证有效性抽查,发现包括葡萄酒、蓝莓酒在内的多类产品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结果显示,共有4家葡萄酒企业和1家蓝莓酒企业的8张有机认证证书被撤销,涉及企业包括伊春市森骄山特产品公司等5家企业。抽检显示,部分有机葡萄酒检出嘧霉胺、多菌灵等禁用化学农药残留,反映出有机生产环节存在违规用药或污染风险。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葡萄酒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数据透视:有机证书撤销背后的违禁物质问题

  本次抽查覆盖酒类、茶叶等七大类产品,共发现11批次产品不符合认证要求。其中,葡萄酒行业成为重灾区:甘肃红桥庄园2款干红、烟台朗斯特歌莉娜有机干红、西班牙BODEGAS IBAESAS的格云淳品光与水干红等均被检出违规成分。值得关注的是,“歌莉娜有机干红”竟同时含有5种禁用杀菌剂,包括烯酰吗啉和戊唑醇;桥畔贵人香有机白葡萄酒也检出4种违禁农药残留。

  违规根源:种植污染与加工管理疏漏并存

  根据国家标准《GB/T 196302019》,有机生产严禁使用化学合成农药,仅允许矿物源、植物源等天然杀菌剂。此次抽检暴露的三大违规路径值得警惕:

  一、 违规用药直接导致污染

  部分种植者为防治病害,在葡萄园违规喷洒嘧霉胺、多菌灵等化学药剂。这类广谱杀菌剂虽能提升产量,却严重违反有机标准对生态循环的要求。

  二、 环境交叉污染风险难控

  有机葡萄园若毗邻常规农田,可能因农药漂移或灌溉水源污染引入禁用物质。例如风力传播的颗粒物或受污染的灌溉水,均可能导致有机原料被动"染毒"。

  三、 加工环节管理漏洞频发

  葡萄酒生产常需同时处理有机与常规产品,若设备清洗不彻底、仓储混放等问题未解决,极易造成成品交叉污染。本次抽检显示部分企业共用生产线却缺乏有效隔离措施。

  认证撤销带来多重后果:企业禁令与市场整顿

  被撤销证书的企业将面临双重限制:其一,1年内不得再次申请有机认证;若存在故意使用违禁物质行为,则5年禁止重新认证。市场监管总局特别强调,涉事产品必须立即停止标注"有机"标识,相关电商渠道已全面下架问题商品。

  此次行动凸显监管部门对有机产业的严格监管态度。数据显示,仅甘肃红桥庄园就被撤销8张证书,其有机葡萄种植基地(约106公顷)同步失去认证资格。西班牙酒庄BODEGAS IBAESAS的245吨原料及加工环节也遭波及,反映出进口产品同样需接受同等严格核查。

  行业警示与消费提醒:有机标准需全流程把控

  该事件为有机产业敲响警钟:从种植端的生态管理、到生产中的物理隔离,每个环节都关系认证有效性。企业若想维持有机资质,必须建立完善的溯源体系和风险防控机制。消费者在选购时应仔细核对认证标志及追溯信息,选择通过正规渠道认证的产品。

  市场监管总局此次专项整治不仅净化了有机产品市场环境,更强化了"禁用物质零容忍"的行业底线。未来随着监管力度持续加强,有机产业或将迎来更严格的品质管控时代。

更多葡萄酒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葡萄酒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