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期,随着资本市场稳定发展需求的提升,商业银行在股票回购增持贷款领域的布局明显加快。多家银行积极与上市公司开展合作,通过专项贷款支持企业实施股票回购和增持计划,为市场注入信心。这一创新金融工具的运用,不仅为上市公司提供了资金支持,也为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商业银行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自去年10月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专项工具设立以来,商业银行纷纷加快业务落地。工商银行作为行业先行者,已累计支持及储备项目近400笔,涉及交易金额规模超千亿元,覆盖主板、创业板、科创板等多个板块。农业银行截至3月末,累计为53家上市公司提供股票回购增持专项贷款服务,贷款签约金额超150亿元,已投放金额超85亿元。建设银行服务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近70户,授信金额近140亿元。中国银行支持73个上市公司股票回购增持计划,合计达成贷款意向金额253.6亿元。
股票回购增持贷款业务不仅覆盖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也积极参与其中。兴业银行与44家上市公司或主要股东达成合作,贷款上限规模超66亿元,其中民营企业数量占比超80%,科技企业占比超60%。浙商银行与近60家上市公司及股东达成意向合作,储备拟回购增持金额超80亿元,授信资金规模超50亿元。交通银行给予约80家企业超250亿元授信,涵盖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工业软件、高端装备制造等行业。邮储银行通过股票回购增持贷款支持多家上市公司及大股东开展回购增持操作,已签约5.8亿元,累计投放贷款4.57亿元。
在支持上市公司股票回购增持的同时,商业银行自身股票也获得大股东及高管的积极增持。多家A股上市银行公告披露控股股东或董监高等自愿增持计划,传递对银行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例如,某银行部分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总行部门、分行、子公司主要负责人计划在二级市场以自有资金自愿增持该行A股股份,增持规模合计不少于2000万元。另一银行控股股东拟在12个月内合计增持不超过2%的股份,若按计划顶格增持,持股比例将升至49.4%。
股票回购增持贷款业务未来发展前景广阔。政策层面持续重视市场稳定,提升资本市场发展质量仍是重要任务,专项贷款作为支持手段之一将适度扩容。上市公司回购和高管增持意愿增强,尤其是在估值低位、股价偏离基本面时,贷款为其提供必要流动性支持,有助于促成回购计划落地。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存在优化信贷结构、寻找非传统信贷场景的需求,专项贷款本质上是优质信用资产,风险相对可控、回报稳定,具有一定吸引力。专项贷款与投行、财富管理等业务有协同效应,未来或可作为银行综合金融服务的一个切口,助力客户关系深化。
总结来看,商业银行在股票回购增持贷款领域的积极布局,不仅为上市公司提供了资金支持,也为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随着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和市场需求的增长,这一创新金融工具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推动资本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更多商业银行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商业银行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