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作为央企新能源平台中的盈利佼佼者,华电新能的IPO进程可谓一波三折。自2022年7月提交招股书以来,公司经历了市场波动和政策调整的双重考验,最终在2025年3月底提交了注册稿。然而,与最初的预期相比,华电新能的成长性已大幅放缓,募资金额也显著缩水。这一系列变化不仅反映了公司自身的经营挑战,也揭示了新能源行业在快速发展后面临的深层次问题。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风电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指出,华电新能于2022年7月1日提交了招股书(申报稿),并在2023年6月获得了上交所主板上市委的同意。然而,随后的市场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中国证监会在2023年7月发布了动态调整IPO和再融资的相关规定,导致公司上市进程放缓。直到2025年3月底,华电新能才提交了招股书(注册稿)。这一漫长的等待期不仅影响了公司的融资计划,也对其业务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报告期内(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华电新能的营收分别为217.41亿元、246.73亿元、295.8亿元和172.5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2.54亿元、85.22亿元、96.2亿元和62.06亿元。尽管公司营收和净利润保持了增长,但增速已较20202022年大幅放缓。2024年,公司营收为339.68亿元,同比增长14.83%,但归母净利润为88.31亿元,同比下降8.2%。预计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收介于91亿至99亿元,同比增长10.17%至19.85%;归母净利润在26.2亿元29.4亿元,同比下降4.03%至增长8.93%。这些数据表明,华电新能的成长性已显著放缓。
2023年上会时,华电新能拟募集资金300亿元,其中90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210亿元用于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项目建设。然而,此次提交注册稿时,募资金额大幅缩水至约180亿元,主要用于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项目建设。这一变化不仅反映了公司业绩放缓的影响,也凸显了其在资本市场上的吸引力下降。
风电业务是华电新能的主要收入来源,报告期内,风电业务毛利分别为96.89亿元、106.71亿元、112.18亿元及66.01亿元,占比均在70%以上。然而,与同行相比,华电新能的风电毛利率表现逊色。20212023年,公司风电业务毛利率分别为54.9%、54.26%和51.23%,低于华润新能源、三峡能源和节能风电的同期数据。此外,公司弃风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报告期内分别为4.96%、4.78%、4.03%及5.44%,而全国平均弃风率分别为3.1%、3.2%、2.7%及3.9%。
报告期内,公司投资收益分别为13.61亿元、18.09亿元、20.7亿元和11.63亿元,主要来自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特别是持有的福清核电39%和三门核电10%的股权确认的核电投资收益。2022年3月,福清核电6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营,进一步推动了投资收益的增长。
总结
华电新能的IPO之路充满了挑战,从市场环境的变化到公司自身成长性的放缓,再到募资金额的缩水,每一步都反映了新能源行业在快速发展后面临的复杂局面。尽管公司在风电业务上占据重要地位,但其毛利率的逊色表现和高弃风率问题仍需引起重视。未来,华电新能需要在提升经营效率和优化业务结构上做出更多努力,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更多风电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风电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