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随着住房需求的不断升级,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今年3月31日发布了《住宅项目规范》,这一强制性国家标准将于5月1日正式实施。新国标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住房建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各地积极响应,结合地域特点,从标准制定、土地供应到建造工艺全链条发力,构建高品质住房建设体系。与此同时,更多个性化、创新性的产品也在不断涌现,如高得房率、超大飘窗、空中花园、风雨连廊等,为居民提供了更加舒适和多样化的居住选择。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住房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新国标对住宅项目的建设、使用和维护作出了详细规定,涉及新房层高、电梯配置、隔音降噪、无障碍设施、消防安全、适老化改造等多个方面。在“舒适度”层面,新国标将现行版本规定的2.8米层高提升至不低于3.0米;卧室/起居室净高由不低于2.4米提升至不低于2.6米。此外,新国标还将“7层及以上需设电梯”更新为“4层及以上需设电梯”;对于12层及以上住宅的电梯数量,也由“每栋楼不少于两台”调整为“每个住宅单元不少于两台”。这些调整将切实提高未来住房的舒适度。
自新国标发布以来,已有近十个省市结合地域特点,从标准制定、土地供应到建造工艺全链条发力,构建高品质住房建设体系。以四川为例,4月15日,《四川省好住房评价标准》正式发布,这是全国首个落地的地方性“好房子”评价标准。该标准构建了交通与配套、安全与质量、功能与空间、舒适与健康、绿色与低碳、智慧与便捷、运维与物业7大一级指标,并设立“创新加分项”,首次将公交、学校、医疗等配套纳入评价,打破传统“就房评房”模式。
在新国标的推动下,房企也纷纷布局“好房子”战略。仅2025年以来,就已有越秀、绿地等多家房企发布“好房子”战略。这些房企通过提炼出“品质、温度、智慧、成长”等关键词,系统构建了完整的“好房子”产品标准和建造体系。例如,龙湖集团在社区公共空间、风雨连廊、开敞式阳台方面作出了创新,使得平均得房率提升8%。绿城中国也发布了《绿城中国好房子产品标准》,强调“高颜值、极贤惠、最聪明,房低碳、全周期、人健康”。
在新国标发布前,市场上已涌现出一批“垂直绿化、空中庭院、超高得房率”的第四代住宅。凭借设计层面的创新,第四代住宅在过去一年里迎来了集中爆发,展现出一定的竞争力,开盘去化率较传统住宅更高。福州、西安等地的首批四代宅项目已逐步交付,为居民提供了更加绿色、智能和舒适的居住体验。
总结
新国标的实施将大幅改善住房质量,全面提升居住品质,满足改善型需求人群对高质量住宅的期待。各地结合地域特点,从标准制定、土地供应到建造工艺全链条发力,构建高品质住房建设体系。房企也积极布局“好房子”战略,通过创新设计和科技应用,为居民提供更加舒适和多样化的居住选择。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标准的提高,住房建设将迈向更加绿色、智能和可持续的发展方向。
更多住房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住房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