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全球经济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中国外贸展现出强劲的韧性与活力。尽管面临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和贸易壁垒的增多,但通过积极应对和多元化布局,中国外贸不仅稳住了基本盘,还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近期举办的第137届广交会,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再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制造”的吸引力与竞争力。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外贸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第137届广交会一期线下展在广州圆满落幕,出口展展位数近7.3万个,参展企业首次突破3万家,境外采购商同比增长超10%。这一系列数据不仅反映了中国外贸的强劲复苏,也凸显了“中国制造”在全球市场中的独特魅力。在国际贸易形势复杂严峻的背景下,参展商与采购商的“双向奔赴”进一步证明了中国外贸的韧性与潜力。
2024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达43.8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规模再创历史新高,进一步巩固了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地位。广东省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与光伏产品为代表的“新三样”出口动力强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江苏省的智能设备、湖北省的机电产品、四川省的电子信息产品等新技术、新产品的快速“上新”,印证了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
中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积极构建面向全球的自由贸易网络。中国与东盟已连续5年互为对方第一大贸易伙伴,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间的进出口规模不断提升。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走深走实,以及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与中日韩自由贸易谈判的积极推进,中国外贸的发展空间将进一步拓展。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的扎实推进,将带动上下游产品进出口快速增长。
近年来,中国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新品”“潮品”“爆品”大量问世,推动出口竞争力持续“焕新”。本届广交会增设的服务机器人专区,与智慧生活、清洁能源、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专区一道,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各类产业的发展新成果。2024年,中国风力发电机组出口增长71.9%,光伏产品连续4年出口超2000亿元,电动汽车出口首次突破200万辆。“中国制造”不仅丰富了国际绿色产品供给,也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与绿色低碳化转型作出了积极贡献。
尽管中国外贸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但通过积极应对和多元化布局,中国外贸不仅稳住了基本盘,还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广交会的成功举办、外贸规模的再创新高、全球自由贸易网络的构建以及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都为中国外贸的持续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未来,中国将继续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为全球经济复苏与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更多外贸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外贸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