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加速推进,助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形成

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加速推进,助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形成

2025-04-29 14:18:04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战略部署,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正全面提速。到2025年底,全国范围内将基本实现电力现货市场的全覆盖,推动电力资源的高效配置和供需平衡。这一进程不仅有助于提升电力市场的运行效率,还将为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提供有力支撑。

  一、明确时间节点,推动各地电力现货市场建设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电力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研究报告》指出,根据最新部署,湖北电力现货市场将在2025年6月底前转入正式运行,浙江电力现货市场则计划在2025年底前完成这一目标。安徽和陕西力争在2026年6月底前实现正式运行。此外,福建、四川、辽宁、重庆、湖南、宁夏、江苏、河北南网、江西、河南、上海、吉林、黑龙江、新疆、蒙东、青海等地也将在2025年底前启动现货市场的连续结算试运行。这一系列时间节点的设定,为各地电力现货市场的建设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紧迫感。

  二、区域市场协同发展,优化资源配置

  到2025年底,南方区域电力现货市场将启动连续结算试运行,京津冀电力市场也将创造条件启动模拟试运行。同时,省间现货市场将实现发电企业参与省间现货购电,并加紧研究售电公司、电力用户直接参与省间现货交易的机制。这一系列举措将充分考虑到各地的合理诉求,加快形成工作合力,促进电力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优化配置。

  三、严格评估机制,确保市场平稳运行

  电力现货市场连续运行一年以上,且经评估满足相关规定的,可按程序转入正式运行。第一责任单位应采取独立、公开的方式选定和委托具备专业能力和经验的第三方机构开展评估,形成评估报告,并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开。省级现货市场转入正式运行,应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并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备案。这一严格的评估机制,将确保电力现货市场的平稳运行和健康发展。

  四、技术支持系统校验,保障市场运行安全

  拟开展连续结算试运行的地区,第一责任单位应事先委托具备专业能力和经验的第三方机构,对现货市场开展技术支持系统校验,并主动公开校验报告。未通过系统校验的地区不得转入连续结算试运行。这一措施将有效保障电力现货市场的运行安全,防止因技术问题导致的市场风险。

  五、用户侧主体参与,完善市场机制

  现货市场正式运行和连续结算试运行的省份,2025年底前要实现用户侧主体参与现货市场申报、出清、结算,并建立适应新型经营主体需求的准入要求、注册程序、报价方式、结算考核等机制。参与现货市场交易的经营主体中长期签约履约比例必须要符合国家能源安全保供要求。这一系列机制的完善,将进一步提升电力现货市场的运行效率和公平性。

  六、加强监督指导,确保市场建设进度

  各省(区、市)现货市场第一责任单位及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要按照相关要求,切实加快推进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确定时间表、路线图,明确任务分工,完善工作机制,强化监督管理、风险防范、培训宣传等工作,每年底前向社会公开年度电力市场建设运营情况。各级电力交易机构、调度机构要加强支撑服务和运营保障,做好市场运行信息的归集、分析和披露。国家能源局各派出机构要积极参与电力现货市场规则制修订,确保各地现货市场规则与国家基本规则要求保持一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将加强对各级电力市场建设的督促指导,定期调度市场建设进度,协调解决重点问题。

  总结

  电力现货市场的全面加快建设,不仅是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重要一步,也是推动电力资源优化配置、提升市场运行效率的关键举措。通过明确时间节点、区域市场协同发展、严格评估机制、技术支持系统校验、用户侧主体参与以及加强监督指导,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将稳步推进,为全国电力市场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更多电力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电力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