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2025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上,全球汽车零部件企业齐聚一堂,展示了在新能源化和智能化浪潮下的最新技术成果。从智能座舱到智能驾驶,再到新能源三电系统,这些创新不仅推动了中国汽车工业的转型升级,也为全球汽车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以下是本次展会上几大亮点技术的详细解读。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全球汽车转向领域的领军企业耐世特在本次展会上首次发布了其最新研发的线控运动控制技术。该技术通过模拟驾驶体验,让参观者亲身感受到未来驾驶的便捷与安全。耐世特始终与中国领先的整车厂紧密合作,不仅助力其快速响应市场变化,还通过前沿技术实现了产品的快速市场投放。2024年,耐世特在全球推出了77个项目,其中52个项目在亚太地区落地,为中国及全球客户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耐世特与中国整车企业合作的首个后轮转向项目预计将于2026年投入生产,这标志着双方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合作迈入新阶段。
光峰科技在本次展会上全球首发了“灵境”智能车载光学系统。该系统借助AI技术,能够通过语音指令精准控制投影设备和投影内容,创新了人机交互方式。这种技术不仅让驾驶者在行车过程中无需分心操作,还显著提高了驾驶安全性。光峰科技将大消费领域的经验与AI技术相结合,为车企提供了智能化解决方案,帮助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中国汽车工业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智能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为光峰科技等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佑驾创新在本次展会上围绕“驾舱融合”战略,展示了其在L2全场景辅助驾驶方案、大模型赋能下的智舱交互升级以及出海战略方面的全维竞争力。佑驾创新还展出了高性能领航驾驶域控制器iPilot 4 plus,该控制器将搭载某新能源车企30万元级别的高端车型,并计划于2025年年内完成交付。这一技术的推出,不仅提升了智能驾驶的体验,也为车企提供了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马瑞利在本次展会上展出了多款新技术产品,包括锋影光刃前照灯、激光投影、区域控制器、减振器和全铝散热器等。马瑞利在中国设有8个研发中心,对应7个事业部,未来将继续坚持“在中国,为中国;在中国,为世界”的发展战略。为应对中国市场对“快”的需求,马瑞利推出了最小可行产品(MVP)开发模式,将概念验证周期缩短至90天。这一举措不仅加快了产品上市速度,也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总结
2025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展示了全球汽车零部件企业在新能源化和智能化领域的最新成果。从线控运动控制技术到智能车载光学系统,再到驾舱融合战略和新技术产品的快速落地,这些创新不仅推动了中国汽车工业的转型升级,也为全球汽车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持续拓展,汽车零部件企业将在全球汽车产业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更多汽车零部件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汽车零部件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