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今年一季度,全球电视面板行业展现出明显的回暖迹象,尤其是在大尺寸液晶电视面板领域,出货量和出货面积均实现双增长。国内面板企业也迎来了业绩“开门红”,部分厂商在一季度的出货量甚至创下新高。然而,随着第二季度的到来,市场供需关系正在发生微妙变化,行业未来走势值得关注。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电视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指出,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全球大尺寸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达到63.0M片,同比上涨11.5%,环比增长4.8%;出货面积达46.7M平方米,同比上涨13.8%,环比增长3.4%。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高世代液晶面板产线的高稼动率,以及厂商对一季度面板涨价和经营业绩的积极追求。
值得注意的是,75英寸及以上的超大尺寸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同比大幅增长了45.4%,市场份额提升2.6个百分点,达到11.2%。同时,包括98、100、115和116英寸在内的“百寸”产品合并出货量同比继续大幅增长63.8%。这表明,大尺寸面板正成为市场的主流趋势,并带动了整体出货量的提升。
尽管国内终端彩电市场在一季度仍面临短期压力,但面板企业的业绩却表现亮眼。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彩电市场销量为691万台,同比下降2.2%;销额规模同比增长3.4%,达到264亿元,呈现出“量降额升”的局面。其中,大尺寸彩电成为带动终端市场销售额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
多家面板企业在一季度实现了业绩“开门红”。例如,某国内头部面板企业营业收入与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0.27%和64.06%;另一家面板企业净利润同比增长16.09%,其液晶面板和基板玻璃销量同比增加。此外,某半导体显示业务净利润同比增长329%,显示行业供给侧格局平稳有序,大尺寸化趋势和国补政策推动了需求面积的不断增长。
进入第二季度,国内头部品牌厂商已经放缓并下修了采购订单计划,面板厂也按惯例降低稼动率,以确保供需和谐。预计第二季度,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市场的出货量同环比均将下降,降幅在3%至5%之间。
业内分析认为,尽管一季度市场表现亮眼,但未来市场走势仍需谨慎看待。除了“按需生产,动态控产”以外,激活大尺寸需求以更高效地增强产能韧性,并灵活平衡产业链利润,将是面板市场稳健增长的长效之策。
总结
总体来看,今年一季度全球电视面板市场尤其是大尺寸领域表现强劲,带动了行业整体回暖。国内面板企业也凭借大尺寸产品的优势,实现了业绩的显著增长。然而,随着第二季度市场供需关系的调整,行业未来走势将面临新的挑战。大尺寸面板的持续增长和供需平衡的灵活调控,将成为行业稳健发展的关键。
更多电视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电视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