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随着“五一”假期的结束,佛山迎来了一场科技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里程碑事件。5月6日,在佛山某全球创新中心,一场特别的“送行仪式”举行,主角是一台由企业自主研发的人形机器人。这台机器人将前往湖北荆州的洗衣机工厂,正式开启它的“打工”之旅。这一事件标志着人形机器人在制造业场景化应用的首次落地,也为未来智能工厂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人形机器人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这台人形机器人被命名为“美罗”,名字源自企业品牌与“机器人”英文单词的结合。在送行仪式上,企业高层对“美罗”寄予厚望,希望它能在工厂中发挥实际作用,解决生产中的具体问题。现场,“美罗”还通过挥手、握拳等动作与大家互动,展现了其拟人化的设计特点。
此次“美罗”进厂,是人形机器人在制造业场景化应用的第一步。企业表示,人形机器人不仅仅是简单的“打螺丝”工具,而是聚焦于工厂运维和作业两大核心领域。在运维方面,“美罗”将负责设备巡检、消防检查等任务;在作业方面,它将参与生产线上的搬运、质检和协同作业等工作。
人形机器人在制造业的应用,核心在于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以“美罗”为例,它的设计初衷是替代人工完成一些重复性、危险性较高的工作,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人力成本。例如,在设备巡检中,“美罗”可以精准判断设备是否需要添加机油,或者检查消防设备是否完好无损。
此外,人形机器人还将在生产线的上下料环节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搬运、质检等操作,它可以与其他工业机器人协同作业,进一步提升生产线的自动化水平。这种多场景的应用,不仅体现了人形机器人的技术优势,也为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路。
企业表示,目前人形机器人的零部件和整机研发工作已经取得阶段性进展。此次“美罗”进厂,是研发成果的首次实际应用,也是对未来更多场景化应用的探索。除了制造业,人形机器人还计划在今年下半年进入线下门店,用于商业导览、制作咖啡等场景。
另一款名为“美拉”的人形机器人也在同步亮相,其名字寓意“奇迹”,展现了企业对未来技术突破的期待。随着人形机器人技术的不断成熟,其在更多领域的应用潜力也将逐步释放。
总结
佛山人形机器人“美罗”的进厂“上岗”,不仅是科技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体现,也为智能工厂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通过聚焦运维和作业两大领域,人形机器人正在解决制造业中的实际问题,推动生产效率的提升。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形机器人将在更多场景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智能化转型注入新的活力。
更多人形机器人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人形机器人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