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随着4月份经济数据的逐步披露,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与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的走势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从已公布的高频数据来看,CPI同比有望温和波动,而PPI同比跌幅或进一步扩大。服务消费的复苏成为CPI中的亮点,而大宗商品价格承压则对PPI形成拖累。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服务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4月份CPI同比预计增长0.25%,环比涨幅为0.46%。尽管部分机构预测CPI同比可能下降0.2%至0.3%,但整体来看,CPI的波动较为温和。食品价格的拖累减弱是CPI回升的主要原因。4月份蔬菜价格同比下降13.8%,较3月份22.7%的降幅明显收窄。猪肉市场虽然供强需弱的格局未变,但外部因素可能扰动供给,市场出现短暂挺价情绪。
随着气温回升,蔬菜、鸡蛋供应充足,生猪出栏均重持续增加,而消费市场进入传统淡季,食品价格整体稳中有降。这种季节性回落对CPI的影响逐渐减弱,成为支撑CPI温和波动的重要因素。
能源价格在4月份跌幅扩大,国内成品油价格呈现“大起大落”走势。煤炭价格持续走低,天然气价格微降,进一步加剧了能源价格的下行压力。耐用消费品价格也面临压力,新车集中上市带动技术升级,部分传统车型大幅降价促销。同时,出口商转战国内市场,可能导致衣着、家电等价格下降。
相比之下,服务消费成为CPI中的亮点。清明假期出行火热,带动服务价格上涨,居住价格预计稳中有升。以旧换新政策的持续发力,也支撑了非食品消费品价格的稳定。
4月份PPI同比预计下降2.61%,环比下降0.46%。部分机构预测PPI同比降幅可能扩大至2.8%至2.9%。国际方面,受外部不确定因素影响,大宗商品价格承压下跌,4月份CRB商品价格指数均值环比下降3.3%,带动国内相关行业价格下行。国内方面,南华工业品指数4月份均值环比下跌5.1%。
制造业PMI分项中,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回落2.8个百分点至47.0%,出厂价格回落3.1个百分点至44.8%。购进价格降幅略低于出厂价格,反映中下游价格下行压力更大。
总结
总体来看,4月份CPI与PPI走势呈现分化。CPI在食品价格拖累减弱和服务消费复苏的支撑下,同比温和波动;而PPI则在大宗商品价格承压的背景下,同比跌幅进一步扩大。服务消费的亮眼表现成为CPI中的积极因素,而能源与耐用品的价格下行则对PPI形成拖累。未来,外部不确定因素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仍需密切关注。
更多服务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服务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