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5月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宣布正式启动新一轮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工作。此次行动聚焦法律实施成效与监管漏洞排查,旨在通过系统性监督推动食品安全治理体系优化升级。
自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颁布以来,我国逐步构建起覆盖全链条的食品安全法治框架。随着食品产业形态多元化发展和网络交易等新业态涌现,强化法律落地成为保障"舌尖上的安全"的关键环节。此次执法检查将通过多层次、多维度监督手段,推动各责任主体切实履行法定职责。
本次执法检查覆盖黑龙江、上海、江西、河南、广西、甘肃等6个省份,并委托天津、辽宁、安徽、湖北、贵州、青海等地人大同步开展属地监督。通过实地调研、部门座谈和随机抽查等方式,重点核查食品安全标准执行、风险监测体系运行及网络平台监管等关键领域现状。
作为我国首部系统性食品安全法规,《食品安全法》历经2015年全面修订后,在源头管控、企业责任压实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数据显示,全国人大常委会此前已开展三次执法检查(2009/2011/2016),为本次行动积累了经验基础。当前需重点关注食品进出口监管衔接、校园食品安全闭环管理等新出现的治理难点。
此次创新采用"重点省份实地核查+其他地区协同自查"模式,既保证了监督深度又扩大了覆盖面。通过建立问题线索台账和整改跟踪机制,确保法律实施中的薄弱环节得到及时纠偏。特别强化对新兴业态的监管效能评估,包括网络订餐平台、直播带货等食品交易新模式。
检查组将重点核查:1)监管部门职责履行情况;2)风险监测与评估体系完善度;3)国家标准制定和执行规范性;4)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程度;5)校园及特殊场所监管强度;6)进出口食品检验检疫机制;7)网络平台治理成效;8)法律责任追究与修法建议。这些重点领域精准对接当前食品安全治理体系的关键节点。
本次执法检查标志着我国食品安全法治建设进入新阶段,通过系统性监督推动法律条文转化为治理效能。在守住食品安全底线的同时,将为下一步修订完善法规提供实践依据,持续筑牢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屏障。
更多食品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食品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