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生成式AI重塑制药格局 英矽智能冲击全球资本市场

生成式AI重塑制药格局 英矽智能冲击全球资本市场

2025-05-09 15:30:26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AI驱动药物研发公司英矽智能第三次冲刺港交所 IPO估值超13亿美元

  在生物医药行业加速拥抱人工智能技术的背景下,英矽智能作为一家以生成式AI为核心驱动力的药物研发企业,正通过持续的技术迭代与管线推进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击。这家成立于2014年的公司已形成覆盖靶点发现、分子设计到临床验证的全链条研发体系,并在IPF(特发性肺纤维化)治疗领域取得突破进展。然而其核心产品仍面临激烈市场竞争,且尚未实现盈利,需通过上市融资进一步扩大技术优势与商业化布局。

  一、三次递表港交所 IPO进程受关注

  英矽智能近期第三次更新港股招股书,此前两次申请文件因超过6个月有效期失效。2023年11月获得的中国证监会境外发行备案通知书也已过期。公司累计完成9轮融资,融资总额超5亿美元,其中E轮投后估值达13.305亿美元。此次若成功上市,将为全球资本市场提供首个聚焦AI药物全周期研发的生物科技标的。

  二、核心管线进入临床验证阶段 技术转化能力受考验

  公司核心产品ISM001055作为TNIK抑制剂,在IPF适应症上已推进至II期临床,并获FDA孤儿药资格认定。同时计划2025年扩展肾纤维化及吸入型IPF治疗的IND申报。尽管该领域现有药物专利陆续到期,但全球已有近300个候选药物进入临床阶段,其中16款进入III期试验,凸显研发竞争的激烈程度。

  三、营收增长依赖授权合作 盈利拐点尚未显现

  2022年至2024年,英矽智能收入从3015万美元增至8583万美元,主要来自药物发现服务与管线开发协议。其商业模式以技术输出为主,此类业务贡献了超过90%的年度营收。然而亏损规模仍达千万至亿美元级别:同期净亏损分别为2.22亿、2.12亿及1710万美元,期末现金储备从2.08亿美元降至1.26亿美元。

  四、AI制药赛道双轨并行 模式差异化竞争凸显

  与同在港股上市的晶泰科技形成对比,英矽智能选择“AI+Biotech”路径,自主推进药物研发全流程;而后者聚焦“AI+CRO”,通过技术赋能药企服务盈利。这种差异反映行业两种发展逻辑:前者依赖自有管线商业化实现价值释放,后者则通过稳定服务收入构建护城河。

  五、资本助力技术研发与产能扩张 上市资金投向明确

  若成功上市,募资将主要用于核心药物的临床试验推进(如肾纤维化适应症开发)、生成式AI模型升级、自动化实验室建设及早期研发支持。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计划通过E轮融资引入的新投资者增强资本实力,为持续技术迭代与全球化布局提供支撑。

  总结:

  作为全球少数实现AI从靶点发现到临床验证全链条落地的企业,英矽智能凭借技术先发优势在AI制药赛道占据重要位置。然而其核心产品仍处研发后期阶段,商业化变现能力有待验证,且行业竞争加剧可能压缩利润空间。此次IPO不仅是融资窗口,更是对其“AI+药物开发”商业模式的市场检验关键节点。未来能否突破“烧钱换增长”的模式,将决定这家估值超13亿美元的AI药企在资本市场的最终价值定位。

更多制药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制药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