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光伏板块异动背后的硅料博弈:减产与收储引发市场波动

光伏板块异动背后的硅料博弈:减产与收储引发市场波动

2025-05-14 09:42:04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5月13日A股早盘,光伏板块突然掀起涨势,通威股份一度触及涨停,大全能源涨幅超19%,港股协鑫科技、新特能源等硅料企业股价同步上扬。这一异动源于市场流传的"硅料行业减产保供及头部企业酝酿收储计划"传闻,尽管相关企业尚未明确回应,但资本市场对光伏去产能进程的高度敏感性已显露无遗。

  一、收储传言引爆行情 企业态度存分歧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硅料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此次股价波动直接受到社交平台流传的"小作文"推动。据传某头部硅料厂商牵头召集行业会议,提出由六家头部企业收购剩余硅料产能,并同步实施减产保价策略。尽管部分硅料企业否认消息来源,但业内人士透露确实存在类似讨论:"方向基本一致,可能分三步走——先减产去库存、再通过并购整合产能、最后待市场回暖退出"。

  这一传闻的影响力在盘面得到直观体现:Wind光伏指数当日涨幅达1.4%,远超大盘表现。不过午后资金快速撤离,通威股份涨停板开板后收涨7.56%。市场情绪摇摆间,反映出投资者既对产能过剩问题担忧,又期待实质性去化举措的矛盾心态。

  二、行业困境凸显:高库存与价格持续探底

  硅料环节正面临光伏产业链中最严峻的供需失衡。截至2024年3月底,国内多晶硅库存高达39.18万吨,企业平均开工率跌破40%,创历史新低。尽管头部厂商通过主动减产将季度产量同比压缩超44%,但去库效果微乎其微。价格方面,一季度硅料均价跌至4.16万元/吨,连续三个季度低于现金成本,全行业已承受超过9个月的负现金流压力。

  更严峻的是市场需求端波动加剧:3月"抢装潮"短暂提振下游环节后,4月需求骤降导致硅片、电池价格持续下跌。这种传导效应进一步削弱了硅料采购预期,形成"库存高企价格暴跌企业亏损"的恶性循环。行业分析指出,在现有产能过剩背景下(2025年预计新增产能将使供需矛盾加剧),单纯依靠减产已难扭转颓势,需通过并购重组等市场化手段加速去产能。

  三、收储计划背后的产业逻辑与挑战

  若传闻中的"收储计划"落地,其核心在于通过头部企业主导的产能整合实现行业出清。目前讨论路径包括:成立专项基金收购中小产能、政府引导资金介入或龙头企业直接并购。但实施难度不容忽视——首先需协调多方利益分配,其次面临资产估值难题(当前硅料设备账面价值远超重置成本),更重要的是如何避免形成新的市场垄断风险。

  行业人士强调:"去产能必须由龙头企业带头示范",否则中小厂商的持续低价竞争将拖累全行业复苏。但现实困境是,头部企业自身也面临盈利压力——2023年硅料环节净利润同比下滑超60%,在新建产能不断释放的压力下,主动承担并购成本需要权衡短期利益与长期产业健康发展的平衡。

  结语:去产能仍是光伏行业破局关键

  从股价波动到产业讨论,本次事件折射出市场对光伏主材环节去产能的迫切期待。尽管收储传闻真实性仍存疑,但其引发的关注已将焦点集中于结构性调整的必要性上。未来行业能否实现软着陆,不仅取决于企业间的协同行动力度,更考验政策引导与市场化机制结合的有效性。在需求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只有通过产能出清重构供需平衡,才能为光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扫除障碍。

更多硅料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硅料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硅料热门推荐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