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随着全球老龄化进程加速,如何通过数字化转型弥合老年人与数字技术之间的鸿沟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焦点。联合国数据显示,到2050年全球65岁以上人口将突破16亿,这一趋势正推动各国加快制定适老化数字解决方案。在此背景下,《老龄化社会老龄化包容性数字经济通用要求与指南》(ISO 25556:2025)的发布,标志着国际标准化工作首次以系统化框架回应老龄化社会的数字化需求。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数字经济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该由中国牵头制定的全球首个老龄人口视角下的数字经济标准,明确了适老化设计的基本原则与关键要素。通过构建统一的技术规范和评价体系,为各国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提供了可操作性的实施路径。标准特别强调技术普惠性,要求在确保安全性的前提下,降低老年人使用数字服务的认知门槛和技术障碍。
针对在线购物、数字医疗等八大老年人高频参与的数字经济场景,该标准提出了具体的应用指南和实践案例。例如在智慧出行领域,建议通过语音交互和大字体界面优化导航系统;在社交媒体方面,推荐设置一键求助功能与反网络诈骗提醒机制。这些细化方案覆盖了老年群体日常生活的核心需求,为弥合数字鸿沟提供了科学依据。
制定过程中汇聚了20余国的专家团队,来自美国、日本等国家的社会学家、工程师和法律学者共同参与技术研讨与案例验证。联合国人口司最新预测显示,今年全球60岁以上人口将突破14.2亿,这意味着该标准的推广将直接影响近五分之一的世界人口。通过建立多语种版本和技术培训体系,各国可因地制宜地完善适老化数字基础设施。
作为首个系统性老龄数字经济国际标准,其成功制定体现了中国在数字化转型中的创新实践与责任担当。该标准不仅整合了我国智慧社区建设、无障碍金融服务等实践经验,更通过量化指标和评估框架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模板。
总结而言,《老龄化社会老龄化包容性数字经济通用要求与指南》填补了国际标准化领域的空白,构建起连接技术发展与人口老龄化的桥梁。这项凝聚全球智慧的标准体系,既回应了数字时代的老龄化治理需求,也为未来构建全龄友好型社会奠定了重要基础。随着标准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实施,必将加速形成更具包容性的数字经济生态,让银发群体平等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的普惠福祉。
更多数字经济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数字经济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