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5月15日,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基本金属价格呈现分化态势,在供需预期与宏观经济因素交织作用下,铜、铅、锡小幅走高,而铝、镍、锌则出现回调。当日市场波动凸显了各品种在产业链中的差异化表现。以下从具体品种走势及驱动因素展开分析: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金属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指出,3个月期铜收报每吨9597美元,较前日上涨5美元(涨幅0.05%)。尽管涨幅有限,但当前铜价仍处于年内相对高位。市场关注点集中于南美主要产铜国罢工风险与亚洲制造业复苏动能间的博弈,短期内供应端扰动或为价格提供支撑。
3个月期铝收跌至2498美元/吨,单日跌幅达0.97%,刷新近两周低位。技术面显示抛压主要来自欧洲电解铝产能恢复预期增强,叠加库存水平回升压力。尽管新能源领域需求保持韧性,但短期供应端扩张速度快于消费增速成为价格下行主因。
镍价微跌0.03%至15795美元/吨,波动区间持续收窄。交易员指出,虽然电动车行业对硫酸镍的需求增长明确,但不锈钢生产利润收缩导致原料采购趋于谨慎。多空因素交织下,市场仍在等待印尼出口政策调整的进一步信号。
3个月期铅以2002.50美元/吨报收,环比上升10美元(+0.5%);同期锡价录得32935美元/吨,涨幅0.14%。两者联动上涨主要反映废旧金属回收渠道受限的共性问题:铅酸电池报废周期延长影响再生原料供给,而锡矿加工费持续走低加剧精炼环节成本压力。
锌价跌幅居首,3个月合约报2727.50美元/吨,单日下跌34美元(1.23%)。这一表现与全球建筑行业数据疲软直接相关,尤其是中国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同比下滑对镀锌板需求形成压制。投机资金的获利了结进一步放大了短期波动幅度。
综合来看,当日LME金属市场呈现明显结构性特征:工业复苏主线支撑铜、铅等终端应用广泛的品种保持韧性,而铝锌等与传统基建关联度高的金属则面临供应端压力测试。后市需重点关注中国信贷数据变化及美联储货币政策路径对大宗商品定价权的影响,预计短期内价格波动中枢仍将围绕供需边际调整展开。
更多金属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金属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