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5年5月20日
为构建更加公平透明的消费环境,佛山市近期正式实施《零售商品称重诚信计量管理规范》,通过制度创新与技术赋能,推动商贸领域诚信建设迈上新台阶。这一地方标准聚焦零售环节中的关键痛点,旨在解决消费者普遍关注的缺斤短两问题,并明确量化赔偿机制。
根据《规范》要求,参与诚信计量体系建设的经营者需公开签署自我承诺书,若被证实存在以计量短缺实施欺诈的行为,必须按不低于“退一赔三”的标准向消费者进行赔付。这一条款突破了以往仅退还货款的传统模式,显著提升了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值得关注的是,经营场所主办者将承担连带责任,需主动督促经营者履行赔偿义务,并可在先行赔付后向涉事商家追偿。
佛山市正全面推动商业与服务业领域的计量信用建设,在集贸市场(含夜市)、超市、海鲜酒楼、水果店及贵重金属加工销售点等重点场所建立标准化管理流程。《佛山市推进计量事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市累计培育1360家诚信计量示范单位,并通过自主管理和行业自律构建系统性监管框架。该标准要求经营者定期校准电子计价秤等设备,同时规范称重操作流程,从源头遏制计量作弊现象。
为增强社会监督实效,《规范》引入数字化管理工具——诚信计量二维码标签。经“佛山市监”微信小程序备案的经营者可生成专属二维码,张贴于计量器具显著位置。消费者扫码即可查看商家承诺书及监管信息,实现“一秤一码、全程追溯”。这一举措不仅降低了投诉取证难度,还通过公开透明倒逼经营主体主动维护诚信形象。
佛山市市场监管部门表示,“今年”发布的《规范》是落实2025年计量监管体系建设的关键一步。未来三年将通过示范单位培育、专项执法检查和技术培训等措施,形成“企业承诺+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多维治理体系。预计到目标年份,零售称重环节的投诉率将显著下降,消费者满意度和市场公平度同步提升。
总结
佛山市此次推出的诚信计量行动,以制度约束、技术支撑和社会共治为核心,针对零售商品称重这一民生痛点实施精准施策。通过强化赔偿机制、扩展场景覆盖以及创新监管手段,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可靠的维权路径,也推动了商贸行业从被动合规转向主动提质。随着1360家示范单位的建成,佛山有望成为全国诚信计量体系建设的标杆城市,进一步激发消费市场活力与信心。
更多零售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零售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