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金融监管强化与资管产品创新并行:2025年行业动态观察

金融监管强化与资管产品创新并行:2025年行业动态观察

2025-05-26 12:22:34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当前中国金融市场正经历政策调整与市场变革的双重驱动。在金融监管部门持续完善制度框架的同时,资管行业加速推进产品创新与风险防控,形成了监管约束与业务发展的良性互动格局。从信息披露规范化到浮动费率基金落地,再到中长期资金入市路径拓宽,2025年开年以来行业呈现出多维度突破态势。

  一、三类资管产品信息披露管理新规落地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金融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指出,金融监管总局近期发布《银行保险机构资产管理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首次系统性规范理财产品、保险资管产品及信托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披露要求。截至当前统计显示,新规覆盖的42,109只存续资管产品规模已达31.28万亿元。通过明确募集环节"销售看得清"、存续阶段"风险厘得清"、终止时点"收益算得清"三大核心目标,监管层着力提升市场透明度与投资者保护水平。数据显示,新规实施后产品未达标率已从前期高点17.5%降至当前17.2%,行业规范化进程加速。

  二、银行理财公司评级体系重构倒逼质量优先

  在分类监管框架下,首批试评级结果显示部分头部机构因规模导向策略遭遇评级劣势。统计显示,31.28万亿理财市场规模中传统头部机构仍占据主导地位,但考核指标向风险管理、投资者教育等维度倾斜后,中小机构凭借精细化运营实现排名跃升。行业人士透露,监管部门正根据试评结果优化评分模型,未来监管评级将直接影响业务试点资格分配,倒逼机构从"重规模"转向"重质量"。

  三、浮动费率基金破冰公募改革深化

  5月23日获批的2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标志着公募行业收入分配机制创新。这批产品采用管理费与业绩表现挂钩模式,从申报到发行仅用7个工作日即完成全流程,凸显监管加速推进市场化改革的决心。预计至6月底前将完成募集工作,投资者可通过商业银行、互联网平台等多元化渠道参与认购。此举有望重构基金公司激励结构,推动行业摆脱"重首发轻持续"的痼疾。

  四、基金经理考核机制迎颠覆性变革

  针对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要求,监管部门明确三年期跑输业绩基准超10%的基金经理将面临薪酬调整。统计显示,当前共有64位基金经理触发该条款,其中不乏管理规模超百亿的资深从业者。这一机制创新直击行业痛点,通过将绩效考核与长期收益深度绑定,或将终结"换手率竞赛"等短期行为,引导资金流向真正具备持续盈利能力的产品。

  五、中长期资金入市渠道加速扩容

  深交所近期透露正推动创业板ETF纳入基金通标的,并储备科创债ETF、REITs ETF等创新产品。与此同时,私募MOM备案数量创2019年以来新高,年内已新增29只产品,银行理财成为重要资金来源。但部分机构因风控问题暂停通道业务,凸显委外投资需匹配投研能力的内在逻辑。数据显示,险资参与长期改革试点力度加大,新华保险获批第三批试点资格后,拟联合发起鸿鹄基金三期。

  总结来看,2025年金融资管行业正经历监管框架重塑与产品模式创新的双向驱动。从信息披露标准化到考核机制市场化,从业务边界拓展到资金结构优化,这些变革既反映了防范系统性风险的政策导向,也体现了培育长期投资生态的战略考量。随着新规落地效果显现和创新工具不断推出,中国资管市场有望在规范中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更多金融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金融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