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为推动高精尖产业高质量发展,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于近期发布《北京市促进高精尖产业高水平对外开放行动方案(2025年)》,聚焦重点领域深化国际合作与技术创新。该方案以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为核心抓手,在数字服务、医药研发等领域推出多项突破性举措,旨在通过制度创新吸引全球资源,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以下从核心政策方向展开分析。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指出,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推动本市生物医药产业全链条对外开放,重点依托“两区”政策优势,高标准建设国际医药创新公园,并集中力量推进一批重点项目落地开工。这一举措将打通研发、生产、流通等环节的国际合作壁垒,吸引跨国药企和科研机构参与北京医药产业集群建设。通过优化临床试验审批流程、简化特殊物品通关程序等配套措施,北京市正加速构建覆盖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全周期创新生态。
在数字经济关键赛道上,方案提出加快推进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具体包括支持符合条件的外资企业在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内容分发网络(CDN)、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应用商店等领域申请经营许可。此举不仅突破了传统服务业开放边界,更通过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为外资企业参与北京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制度保障,预计将进一步激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的跨境创新活力。
方案强调要形成“开放+创新”双轮驱动格局。生物医药领域的全产业链开放与数字服务的试点扩围形成合力,既巩固了北京在医药研发和高端制造方面的既有优势,又通过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抢占数字经济制高点。两类政策共同作用将加速技术迭代速度,促进国内外资本、技术和人才资源在北京汇聚,为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提供坚实支撑。
总结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核心引擎,北京市正以生物医药和数字服务开放为突破口,系统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进程。通过构建全链条创新生态和完善市场准入机制,北京不仅在医药研发国际化、数据要素市场化等关键领域迈出重要步伐,更展现出主动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的决心。随着国际医药创新公园建设提速与电信业务试点落地,预计到2025年将形成一批具有标杆意义的国际合作成果,为全国开放型经济体系建设提供可复制经验。(截至2025年5月,相关重点项目已进入实施阶段)
更多生物医药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生物医药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