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为响应国家扩大内需战略,深圳市于近期推出《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通过优化住房公积金使用政策等39项具体措施,进一步释放居民购房和租房需求。该方案聚焦降低刚需群体居住成本、提升公积金资金利用率,并创新应用数字技术提高服务效率,成为当前国内住房保障领域的重要探索。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公积金行业发展趋势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指出,深圳市住建局明确指出,在本市购买符合条件的住房时,购房者可申请一次性提取个人住房公积金账户余额用于支付购房首付款。这一政策突破了传统公积金仅限贷款或还贷提取的限制,直接降低刚需群体首付资金筹措压力。目前实施细则正在制定中,预计将进一步细化资格审核流程和额度上限。
针对无自有住房的缴存职工及其家庭成员,《方案》宣布自2025年11月1日起两年内,每月可提取公积金的比例将从当前应缴存额的65%上调至80%。此举显著增加了租房群体的实际支付能力,预计惠及超百万符合条件的家庭,尤其对青年人才和低收入群体形成直接利好。
深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联合农业银行试点创新应用“智能合约”技术,通过数字人民币钱包实现公积金提取业务的“先到账、再核查”。该技术具备自动执行、不可篡改和精准划转资金等特点,大幅缩短审核周期并降低操作风险。目前该模式已在农行完成首期测试,未来将逐步覆盖更多场景。
新政同步强调巩固“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的多层次租赁住房结构,并计划新增大量高品质小户型保障性房源。此举与公积金政策调整形成联动效应,既为新市民提供过渡性居住选择,也为长期安居者降低购房门槛,共同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住房支持体系。
总结
深圳此次公积金新政通过扩大使用场景、优化提取规则及引入金融科技手段,在提振消费的同时精准聚焦“住有所居”目标。对刚需购房者而言,首付资金压力得以缓解;租房群体则获得更高比例的资金支持;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则为政策执行的公平性和效率提供了新范式。这些措施不仅体现了地方政府在住房保障领域的创新探索,也为全国其他城市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路径。
更多公积金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公积金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