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猪饲料具有易消化、高营养、适口性好等特点。我国猪饲料产量主要集中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河南省、四川省和山东省等省级行政区,以下是2025年猪饲料行业现状分析。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猪饲料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2023年,中国工业饲料总产量为32163万吨,其中猪饲料产量达到14975万吨,占全国工业饲料产量的46.56%,高于其他饲料产品,是工业饲料行业最大的产品类型。
2021年受到生猪养殖数量增长的影响,猪饲料产量超过1亿吨,同比增长46.57%;2022年全国猪饲料产量达到13597.5万吨,同比增长3.98%;2023年产量达到14975万吨,同比上涨10.13%。2024年猪饲料前三季度产量达1.02亿吨,同比下降6.8%。
2023年新希望、海大集团等五家企业的猪饲料销售量均有增加。2023年5家上市公司猪饲料销量合计达到2465.14万吨,较2022年增长9.24%。2023年,新希望集团饲料产量达到2874万吨,占全国饲料产量的8.94%,位列行业第一;海大集团和牧原股份饲料产量均超过2000万吨,占全国饲料产量的6%以上,进入行业前三;温氏股份、双胞胎集团、正大股份等企业的饲料产量也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不过,2024年猪饲料市场低迷,企业面临较大压力,但仍有部分企业积极应对,如新希望前三季度海外饲料销量同比增长近15%,海大集团上半年海外地区饲料外销量同比增长超30%。
中国饲料行业代表性上市企业主要分布在广东、四川、湖南等省份,其中广东饲料企业上市公司较多,包括海大集团、粤海饲料、金新农、京基智农等。这些地区饲料产业发展较为成熟,产业链完善,拥有丰富的原料资源和市场需求,吸引了众多饲料企业在此布局。
饲料下游养殖企业众多,代表性企业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国联水产等分布较为广泛。养殖企业的分布受到市场需求、资源条件、政策支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养殖企业会倾向于分布在靠近消费市场、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的地区,以便降低运输成本、获取充足的饲料和水源等。
新希望、通威股份和大北农注册资本超过40亿元,处于头部梯队;海大集团等注册资本超10亿元,处于第一梯队;禾丰股份等企业注册资本处于5-10亿元之间,处于第二梯队。不同梯队的企业在市场份额、技术研发、品牌影响力等方面存在差异,头部梯队企业通常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在猪料市场不景气的背景下,海大、双胞胎、力源、南宝等多家企业敏锐地捕捉到了禽料市场的潜力,积极扩大禽料布局,从而在2024年饲料市场的存量竞争中成功突围。海大作为饲料行业的领军企业,凭借其强大的研发实力和市场拓展能力,在禽料市场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24年上半年,海大禽饲料外销量同比增长约14%,其禽料产品在市场上深受养殖户的认可。双胞胎同样在禽料市场发力,加速开拓禽料市场,举办禽料招商会,2024年禽料业绩目标是年销200万吨。通过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加强市场推广,双胞胎在禽料市场的份额逐渐扩大。鸭料龙头企业南宝公司近年猪禽料并举,各个品种饲料多元化发展,2024年饲料销量实现历史新高,非鸭料比例进一步提升。此外,部分企业还通过拓展海外市场、延伸产业链进军生猪养殖业务等方式来应对市场竞争。
市场需求增长: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对猪肉等畜牧产品的需求将持续增长,猪饲料行业现状分析指出,这将带动猪饲料市场的需求增长。
技术创新:科技的进步为猪饲料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例如,基因编辑技术、生物发酵技术等的应用,将有助于研发新型饲料产品,提高饲料的质量和营养价值。
政策支持:政府对农业和畜牧业的支持政策,如补贴、税收优惠等,将为猪饲料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政府对环保和食品安全的重视,也将促使猪饲料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未来,饲料企业将继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研发新型饲料配方和生产工艺,提高饲料产品的营养价值和安全性。
更多猪饲料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猪饲料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