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中成药利用中草药或其提取物按照一定的工艺方法加工制成的药品,具有独立的疗效和治疗作用。随着亚健康群体的不断增加,近年来国内中成药市场消费量持续上涨。以下是2025年中成药行业现状分析。
(一)行业规模
《2025-2030年中国中成药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调查研究报告》中国中成药市场近年来持续增长,2023年市场规模达到4100亿元,同比增长6.51%。近两年,受医保控费、集采降价等诸多因素影响,我国中成药产销量有所下滑,2023年我国中成药产量和需求量分别降至210.60万吨和212.49万吨,与此同时,随着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和输出,中成药吸引了众多海外患者和医生的关注与认可,中成药走出国门,远销海外,2023年我国中成药出口量共计1.22万吨。
(二)行业竞争分析
中成药行业现状分析资料显示太极集团、漳州片仔癀药业、华润江中、康恩贝蝉联TOP1-TOP4集团(二级),其中太极集团和漳州片仔癀药业的市场份额均超过10%,领军优势明显,华润三九排名上升1位至TOP5,2024年销售额增长率为0.81%。葵花药业排在TOP6集团,马应龙药业集团、德国礼达、广药集团继续排在TOP7-TOP9集团,2024年销售额均有正增长,仲景宛西制药排名上升4位至TOP10,销售额增长了14.23%。
(一)行业销售
中成药行业现状分析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中成药的销售额回落至1266亿元,仅4个大类有正增长。在中国城市实体药店终端,中成药的销售规模在2022年达到峰值1298.75亿元,近两年有下滑态势,2024年降幅为2.08%,销售额回落至1266.01亿元。中成药13个大类中仅4个大类的销售额有正增长,补气补血类用药的市场份额占10.68%,销售额增长了0.36%;五官科用药的市场份额占5.80%,销售额增长了3.09%;肿瘤疾病用药的市场份额占1.59%,销售额增长了27.02%;皮肤科用药的市场份额占1.49%,销售额增长了2.64%。9个销售额下滑的大类中,儿科用药的市场份额占4.51%,销售额大跌10.43%。
(二)行业产业链分析
中成药制造产业链包括上游的中药材种植和采集、中游的中成药生产制造以及下游的销售渠道和市场需求。中药材的种植和采集是中成药制造产业链的基础。中药材的品质和安全直接影响到中成药的质量和疗效。因此,加强中药材种植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对于保障中成药的质量至关重要。中游:中成药的生产制造环节需要严格遵循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相关规定,确保产品的安全、有效和稳定。制药企业需要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进行严格的检验和监控。
(一)行业政策分析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中医药发展的政策,包括《中医药发展“十二五”规划》和《促进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若干意见》等,推动了中成药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此外,医保目录调整增加了中成药品种,降低了患者负担,为行业带来了新机遇。
(二)行业变化趋势
随着中医药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认可,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关注中医药的治疗价值。中国中成药企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尤其在东南亚、欧美等地的市场中取得了初步的突破。中成药的国际化不仅有助于提升中国传统医药的影响力,也为行业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的兴起,也为中成药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越来越多的中成药企业通过线上平台销售产品,并利用电子处方、在线问诊、远程医疗等数字化手段提升服务质量。
总体看来,中成药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广阔,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政策的支持、科技的进步、产品创新、国际化以及大健康产业的融合将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更多中成药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中成药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