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年来,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依托独特的矿泉资源与优质大豆产地优势,加速推进大豆精深加工产业链建设。截至2024年底,全市大豆年加工量突破12万吨,腐竹等深加工产品出口覆盖俄罗斯、韩国等8个国家,形成“生产-加工-贸易”一体化发展格局。本文聚焦五大连池市在大豆产业布局中的创新实践与数据成果,解析其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一、五大连池市大豆产业现状及2025年大豆统计数据
五大连池市凭借肥沃黑土与矿泉灌溉优势,成为东北地区重要的非转基因大豆生产基地。统计显示,2024年全市大豆种植面积达86万亩,产量约17万吨,其中有机认证比例超30%。随着加工产能提升,2025年预计新增大豆精深加工能力3.5万吨/年,带动全产业链产值增长至15亿元。腐竹等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持续扩大,成为当地农业经济的核心增长极。
二、政府与企业的协同效应推动大豆加工产业升级
五大连池市政府通过“标准化厂房+要素保障”模式吸引企业落地。以招商引资的旺嘉食品有限公司为例,其2024年投产后仅用8个月即实现满负荷运转:日加工大豆14吨,年产腐竹2600吨,所需蒸汽等能源由政府协调的生物质锅炉系统稳定供应。在突发设备故障时(如2025年3月锅炉维修),政府部门快速响应并联动技术团队完成修复,保障生产连续性。这种“保姆式”服务机制成为企业扩产信心的重要支撑。
三、大豆深加工企业扩产计划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旺嘉食品二期项目将于2025年10月底建成投产,新增投资3700万元,引入智能化生产线将产能提升至日加工大豆40吨,年加工量突破1万吨。届时年产值预计达1.2亿元,并创造200个就业岗位。这一布局不仅强化了五大连池市在腐竹出口领域的领先地位(占全国同类产品35%以上份额),更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周边大豆种植户增收,形成“资源-市场”双向赋能的良性循环。
总结
五大连池市以数据为引领的大豆产业布局成效显著:从原料供给到精深加工,再到国际市场拓展,全产业链条逐步完善;政府精准施策与企业技术升级的深度融合,有效激活了大豆资源优势。2025年作为区域产业升级的关键节点,其通过规模化加工项目落地、外贸规模扩大等举措,为东北地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可复制的发展样本。未来,随着更多深加工品类开发及产业链延伸,五大连池市有望成为全国非转基因大豆精制产品的标杆城市。
更多大豆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大豆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