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钴作为一种关键的战略金属,在众多领域尤其是新能源产业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2025年,钴市场在全球经济格局调整、产业技术变革等多重因素交织下,展现出复杂且充满机遇的前景。以下是2025年钴市场前景分析。
刚果(金)在全球钴供应版图中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2024年其钴矿产量约为22万金属吨,占全球市场份额的 76.4%。2025年2月22日,该国宣布实施为期四个月的钴出口临时禁令,旨在应对全球钴市场严重的供应过剩及价格持续低迷的困境。这一举措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全球钴市场掀起波澜。
从短期来看,禁令直接导致国际钴价从九年低点强势反弹,现货价一度攀升至16美元/磅,涨幅高达60%。据测算,此次禁令预计减少全球约20万吨的钴供应,占全球年供应量的40%左右,这无疑极大地缓解了市场长期以来供过于求的压力。然而,随着6月21日刚果(金)政府宣布将钴出口临时禁令再延长三个月,其对全球钴供应链的影响进一步深化。
这一连续的政策调整,使得中国等主要钴消费国在6 - 12月份难以从刚果(金)进口钴湿法冶炼中间品。有分析指出,此举或影响刚果(金)2025年12.8万吨的钴出口量,进而推动全球钴行业从供应过剩转向短缺,预计短缺量将达到7.8万吨,为钴价的第二轮上涨注入了强大动力。《2025-2030年中国钴市场专题研究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指出,6月电解钴企业产能开工率在86.54%;钴粉企业产能开工率在69.17%;硫酸钴企业产能开工率在50.75%;氯化钴企业产能开工率在87.57%;四氧化三钴企业产能开工率在71.58%。目前钴产品冶炼龙头企业开工率正常,中小企业谨慎开工、主流企业保障长协为主。
长期而言,刚果(金)的政策意图不仅仅是短期的救市行为,更在于借机整合国内矿业资源,强化对全球钴定价权的争夺。通过限制初级产品出口,推动本土精炼产能建设,该国正努力实现从“资源输出”到“价值留存” 的战略转型。
在刚果(金)供应政策频繁调整的同时,印尼作为新兴的钴生产国,正迅速在全球钴市场崭露头角。凭借丰富的红土镍矿伴生钴资源,印尼的钴产量占比呈现出迅猛增长的态势,预计将从2024年的12%跃升至2030年的22%。众多中资企业在印尼布局的高压酸浸(HPAL)项目,将在2025 - 2026年迎来集中产能释放期,预计新增钴供应量可达1.8万吨/年。这一新兴产能的崛起,不仅改变了全球钴供应的格局,还对市场价格产生了深远影响。印尼钴中间品凭借其成本优势,到岸价仅15820美元/吨,较中国冶炼企业成本低37%,在4月对华出口占比飙升至 99%,对传统钴生产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竞争压力。
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钴需求的最大引擎,其发展态势对钴市场的影响举足轻重。2025年,尽管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仍保持着增长的势头,但内部技术路线的分化对钴需求产生了复杂的影响。一方面,高镍三元材料(NCM811/NCA)在高端车型中的应用不断普及,使得单吨电池钴用量显著降低,降至0.12kg/kWh。与此同时,磷酸铁锂电池市占率的回升(2024 年达 43%),进一步抑制了动力电池领域对钴的需求增速。另一方面,全球电动车渗透率从2024年的35%向2030年的58% 迈进的宏伟目标,依然为钴在动力电池领域的需求提供了坚实的支撑。据预测,2025年全球钴需求预计达29.2万吨,同比增长9.77%,其中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贡献不可忽视。此外,随着比亚迪等车企宣布2025年全系换三元电池,以及固态电池技术的逐步成熟,钴在高端新能源汽车及未来电池技术中的需求韧性依然较强。
在消费电子领域,2024年第四季度呈现出显著的复苏迹象,钴酸锂正极材料采购量环比增长21%。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折叠屏手机、AR/VR 设备等新兴电子产品的蓬勃发展,这些新品的单机钴含量较传统机型提升了 40%,为钴需求注入了新的活力。高端工业领域同样成为钴需求的重要支撑力量。在航空航天领域,国产C929客机项目的稳步推进以及军用发动机的大规模量产,拉动钴基高温合金需求同比增长25%,预计到2030年该领域钴用量将突破1.2万吨。钴基合金凭借其优异的耐高温、高强度等性能,在航空发动机、起落架等关键部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军工领域,电磁炮等先进武器装备对超导材料的需求,也带动了高纯钴需求的激增,增长率高达15%。
供需关系的核心作用:2025年,刚果(金)的出口禁令导致供应大幅减少,成为推动钴价上涨的关键因素。而印尼等新兴产区的产能扩张,则在一定程度上对价格上涨形成制约。在需求端,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等行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钴的市场需求,进而左右价格走势。当需求增长超过供应增速时,价格往往上涨;反之,价格则面临下行压力。截至6月30日,电解钴(≥8%,上海有色现货均价)价格为8万元/吨,相比年初的25万元/吨略有下调。同期,七水硫酸钴(钴≥5%)价格为05万元/吨,相比年初的21万元/吨下调幅度较大。进入7月,钴市场价格继续探底,7月15日电解钴价格为8万元/吨,七水硫酸钴价格为03万元/吨。
政策因素的深远影响:刚果(金)、印尼等资源国的政策调整,如出口禁令、税收政策等,对全球钴供应链产生了重大冲击,是引发价格波动的重要外部因素。此外,各国对于新能源产业的扶持或限制政策,也通过影响下游需求间接作用于钴价。例如,欧盟要求2027年起电池使用30%本土精炼钴,这一政策将促使企业调整供应链布局,对钴价产生潜在影响。
成本因素的支撑与制约:钴矿开采、冶炼等环节的成本变化,为钴价设定了一定的底线。当价格低于成本线时,部分产能将被迫退出市场,从而减少供应,支撑价格回升。然而,随着技术进步和新产能的投入,成本也可能发生变化,对价格产生长期的制约或推动作用。例如,再生钴技术的发展使得钴的回收成本降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原生钴价格形成压力。
从短期来看,随着刚果(金)出口禁令的持续影响,以及全球钴市场从过剩向短缺的转变,钴价有望继续保持上涨态势。预计在2025年内,国内电钴价格有望重回25万元/ 吨上方运行。但从中长期来看,市场前景则更为复杂。一方面,印尼等新兴产区的产能将逐步释放,可能在2026 - 2027年引发阶段性的供应过剩,导致价格中枢回落至25 - 35万元/吨区间。另一方面,技术的进步,如电池技术的 “去钴化” 发展,以及新的钴替代材料的出现,可能对钴的长期需求产生负面影响,从而抑制价格上涨。
综上所述,2025年钴市场供应端受刚果(金)政策和印尼产能扩张影响,需求端在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及高端工业领域表现各异,价格波动受多种因素驱动。同时,如果高端工业领域对钴的需求持续增长,且再生钴技术无法完全满足市场需求,钴价也有可能在长期内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
更多钴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钴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