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中国医疗器械进口结构与欧盟限制措施的影响:2025年数据分析

中国医疗器械进口结构与欧盟限制措施的影响:2025年数据分析

2025-07-07 07:40:12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开篇总标题隐含“2025年医疗器械统计数据及现状分析”)

  自2025年7月6日起,中国对欧盟原产高端医疗器械实施政府采购限制措施。根据财政部最新通知,预算金额4500万元以上的采购项目需排除欧盟企业直接参与,并严格控制非欧盟产品中欧盟进口部件的比例。这一政策调整标志着中欧在医疗设备贸易领域的博弈进入新阶段。

  一、欧盟对中国医疗器械的限制背景与中方反制措施

  2025年6月,欧盟出台针对中国医疗器械产品的政府采购限制政策,要求减少对华采购比例。经多轮沟通未达成共识后,中国于7月6日同步实施对等反制:在预算超4500万元人民币的医疗器械采购中,禁止直接使用欧盟企业产品,并限定非欧盟供应商的欧盟产部件占比不超过50%。该政策仅针对欧盟原产产品,在华欧资企业的本土化生产不受影响。

  二、受影响品类分析:高端设备与高值耗材面临挑战

  根据财政部公布的限制清单,人工脏器及功能辅助装置、体外循环设备以及部分高端介入和植入类高值耗材成为重点管控对象。数据显示,在MRI、CT等大型影像设备领域,罗氏、西门子、飞利浦等欧盟品牌仍占据约45%的市场份额。此次限制措施将直接挤压其在高价采购项目中的竞争力。

  三、中国医疗器械进口现状:欧盟占比超四成

  2023年我国自欧盟进口医疗器械总额达1010.39亿元,占全国进口总额的42.97%。其中,高端设备(如MRI、CT)合计贡献近45%的进口额,凸显了欧盟在技术密集型产品中的优势地位。尽管国产替代率近年来显著提升,但部分关键领域仍依赖进口。

  四、血液制品政策影响有限:订单规模与行业特性分析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虽涵盖血液制品,但行业反馈显示,该品类政府采购金额超过4500万元的案例极少。专家指出,这一条款更多是为保持政策全面性,实际焦点仍集中在大型医疗设备领域。

  五、国产化进程加速与市场格局演变

  当前,外资企业已通过在华设厂或技术转移等方式降低贸易壁垒影响。例如,在CT和核磁共振设备领域,经过多轮集采后,国产产品占比已大幅提高。此次政策将进一步推动本土企业参与高端医疗器械市场的竞争,并可能重塑供应链结构。

  2025年中欧在医疗器械领域的贸易摩擦,既反映了技术标准与市场利益的博弈,也凸显了中国扩大医疗设备自主可控的决心。通过限制欧盟进口产品参与高预算采购,政策导向将加速国产替代进程,尤其在高端影像、介入耗材等关键领域。未来,欧盟企业若想维持市场份额,需更深度融入本地化生产或技术合作模式。同时,数据显示的4500万元门槛设计,也表明政策精准聚焦于价值较高的医疗器械品类,而非全面限制贸易往来。

更多医疗器械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医疗器械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