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随着现代农业快速发展,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以"十里五万亩"为核心区域的蔬菜产业已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截至2025年7月,该区通过规模化种植、经纪人模式创新和产业链延伸,形成覆盖生产、流通、销售的完整体系。本文聚焦其产业布局优化与市场拓展成效,结合当前数据呈现发展新态势。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蔬菜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指出,兴旺村作为平坝区蔬菜种植重点区域,2025年数据显示:全村360余户村民参与蔬菜种植,总面积达4500亩,年产各类蔬菜2.45万吨。黄瓜、葱类、山药和辣椒等品种构成主要产品矩阵,形成从田间到市场的完整供应链。自20世纪90年代起步的产业探索中,当地突破"提篮小卖"局限,通过规模化种植将销售半径扩展至省外市场,年均外销量较早期增长超30倍。
当前平坝区活跃着上百名"蔬菜经纪人",在兴旺村等核心产区形成10人规模的本地服务团队。这些经纪人兼具种植与流通双重角色,通过积累省外客户资源(如广西、湖南、重庆等地),年均代销蔬菜超3.5万吨。其运作模式中,农户可按市场价直接交易,经纪人收取每斤0.1元的服务费并提供打包支持,有效解决过去"自寻买家难""销售碎片化"的痛点。2024年数据显示,单个头部经纪人年度代销量即达3000吨,推动区域蔬菜流通效率提升40%以上。
平坝区天龙镇作为核心示范区,2025年蔬菜总产量预计突破12万吨,产值超3亿元。通过"经纪人+农户"的协作机制,种植户收益显著增长——以黄瓜为例,亩均年产值可达2.8万元(按7亩测算)。这种模式还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参与产业,如部分青年农民结束异地就业后回归家庭种植,进一步巩固了产业人才基础。
当前产业已形成"基地-经纪人-收购商"的稳定链条,但冷链物流配套和品牌建设仍存提升空间。下一步计划包括:完善仓储物流体系以降低运输损耗,推动地理标志认证强化产品辨识度,并通过电商平台拓展线上销售渠道。据规划,到2025年底平坝区蔬菜外销比例将提高至85%,带动农户人均增收15%以上。
总结
从分散种植到规模经营,从本地市场到省外流通,平坝区以蔬菜产业为支点实现了农业现代化与农民增收的双赢。通过经纪人模式创新和产业链协同,该区域不仅破解了传统销售困境,更构建起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未来在政策支持和技术赋能下,其"菜篮子"工程将释放更大经济潜力,成为西南地区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样本。
更多蔬菜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蔬菜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