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全国生鲜乳抽检合格率达99.96%,行业规模突破千亿元)
随着《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的深入实施,中国乳制品行业正经历从传统生产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转型。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我国生鲜乳抽检合格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9.96%高位,乳铁蛋白、β—乳球蛋白等核心指标超越进口产品,为消费升级奠定基础。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下,行业正通过深化加工端创新、拓展消费场景及优化产业链布局,探索可持续增长路径。
在严格的质量监管体系支撑下,我国乳制品竞争力显著提升。2024年全国生鲜乳抽检合格率保持99.96%的高水平,国产奶在乳铁蛋白等关键指标上超越进口产品。为应对阶段性供需矛盾,国家通过政策引导行业向深加工领域延伸。农业农村部等部门发布的《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25—2030年)》明确提出,到2030年人均奶类消费需达到47公斤,并推动奶酪、低温乳品等高附加值品类发展。
当前国内B端(企业端)乳制品市场规模接近千亿元,但高端稀奶油、黄油等原料仍依赖进口。行业领军企业正通过技术攻关实现本土化生产突破,例如与茶饮咖啡品牌合作开发定制产品,并瞄准烘焙西点需求拓展市场空间。
消费者对乳制品的接受方式正在多元化延伸。数据显示,过去5年国内奶酪消费量增长120%,现制茶饮、烘焙行业带动稀奶油等原料需求激增。市场通过产品形态与功能创新拓展新场景:
行业专家指出,当前我国干乳制品渗透率不足5%,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通过开发功能性乳制品(如高蛋白、富硒牛奶),可有效提升人均消费量,并缓解原奶季节性供需矛盾。
面对产品同质化竞争,企业正以精准营养方案和地域资源差异化破局:
政策层面,《奶制品结构优化与消费拓展新路径方案》强调加强质量安全监管与品牌建设,并鼓励企业通过科普教育提升消费者营养认知。
牧场智能化与产业生态化转型成为新增长点:
政策支持方面,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家庭农场和合作社发展养殖加工一体化,强化奶农在产业链中的收益分配地位。
构建韧性供应链,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2025年的乳制品行业正站在政策红利与消费升级的交汇点上。通过质量提升、场景创新、差异化供给及全产业链协同,行业不仅解决了原奶供需不平衡等挑战,更打开了从“鲜奶+烘焙”到“牧场+文旅”的多元价值空间。未来,在国家《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指引下,乳制品企业需持续强化质量安全基础,加速深加工技术突破,并通过特色产品开发满足个性化需求,最终实现行业规模与居民健康福祉的双赢目标。
更多乳制品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乳制品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