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双碳"目标持续推进的背景下,2025年上半年全球环境行业迎来政策驱动下的转型期。随着环保法规逐步完善与市场需求升级,环境服务企业面临业务结构调整的关键阶段。在此背景下,南大环境(股票代码:300864)发布了其2025年半年度报告,交出了一份反映当前环境产业竞争态势的答卷。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环境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指出,报告期内,南大环境实现营业收入3.82亿元,同比减少1.06%;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8337.37万元,同比下降10.8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7756万元,降幅4.81%。基本每股收益0.53元,同比下滑11.67%。数据波动折射出环境行业当前的复杂格局:一方面,企业持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和项目储备;另一方面,宏观经济调整与市场集中度提升带来的竞争压力同步显现。
从资产负债表观察,公司2025年上半年末资产负债率为32.54%,较2024年末上升约5个百分点。这一趋势延续了近三年的负债率攀升轨迹(2022年23.54%、2023年27.63%),反映出环境企业通过债务融资扩大业务规模的战略选择。值得注意的是,其参股公司数量从9家扩展至覆盖环境调查、系统集成等细分领域,形成"技术研发-项目实施-第三方治理"的全链条布局。
在研发投入方面,南大环境依托南京大学科研背景持续深化技术壁垒。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达13.8%,归母净利润三年间从1.24亿元增至1.67亿元,增速呈现阶梯式放缓特征(32.85%→25.09%→8.33%)。这种增长轨迹既反映了环境行业从粗放扩张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阵痛,也预示着头部企业需在智能化监测、低碳技术等领域构建新竞争优势。
作为实际控制人为南京大学的产学研结合典型,南大环境在长三角地区的业务网络持续扩展。其注册地南京市六合区科创大道的研发基地,正成为辐射全国的技术输出中心。2025年上半年新增的9家参股公司中,包括环境研究院、技术服务等专业机构,显示出企业通过垂直整合强化区域服务响应能力的战略意图。
环境产业变革中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南大环境半年报既展现了环境行业在政策驱动下的结构性调整特征,也揭示了企业面临的盈利模式转型压力。随着"十四五"环保规划进入关键实施阶段,环境技术研发投入、区域市场深耕及产业链协同能力将成为决定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未来三年8.34亿元的营收预期目标(较2022年增长25%),印证了行业参与者对长期向好趋势的信心,但如何平衡短期业绩压力与长期战略布局,仍是环境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
更多环境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环境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