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全球农业机械市场正处于规模扩张与结构升级的双重驱动期,传统农业机械持续稳固市场基础,智能农机则成为新的增长引擎,行业呈现多元化发展格局。此外,细分产品的差异化增长构成了农业机械市场的核心骨架,传统动力机械与新兴智能设备形成互补发展态势。以下是2025年农业机械市场规模分析。
传统动力机械仍占主导地位。2023 年数据显示,拖拉机作为农业机械的核心品类,销售额占比达 30.77%,市场容量达到 500 亿元规模。其中 100 马力以上大马力轮式拖拉机销量同比增长 12.3%,精准化、智能化配置渗透率已提升至 38%,展现出传统品类向高端升级的趋势。
收获机械市场稳步扩容。2023年收获机械市场总规模约200亿元,占行业整体 18%,其中谷物联合收割机全喂入式产品市场占有率稳定在 65% 以上,智能化监测系统装配率突破 52%。经济作物收获机械增长更为迅猛,甘蔗收获机年销量同比激增 41%,采棉机市场国产化率已提升至 73%。
新兴农机品类实现爆发式增长。植保无人机、智能灌溉系统等新型农机占比已从 2015 年的 7% 提升至 2020 年的 18%,2023 年智能农机装备市场规模更是突破 900 亿元。其中无人机植保设备2024年销量约为50万台,预计到2030年将增长100万台,年复合增长率表现突出。
不同地域的农业生产条件与政策导向,造就了农业机械区域市场的多元化特征,各区域形成适配自身需求的发展重点。2023年全球农业机械市场规模已突破2000亿美元,《2025-2030年中国农业机械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预计到2030年将以年均复合增长率5.2%攀升至2800亿美元。
三大核心区域贡献主导份额。东北平原、黄淮海地区、南方丘陵山区三大区域市场贡献率预计分别达 38%、29% 和 23%,其中华东地区整体贡献 38% 的市场份额,成为农业机械消费的核心区域。
区域产品需求呈现显著差异。东北平原主攻大型智能化装备,200 马力以上大功率拖拉机销量 2023 年同比增长 37%;黄淮海地区聚焦高效节水灌溉机械,移动式灌溉机组销量同比增长 28%;南方丘陵山区侧重小型轻量化产品,2023 年相关品类销售额突破 300 亿元,占整体市场比重提升至 4.5%。
政策推动欠发达区域增速提升。西北地区因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推进,农机购置量年均增速达 22%,光伏水泵系统在该区域市场渗透率已突破 15%,成为区域农业机械市场的新增长点。
政策扶持的持续加码与技术创新的深度渗透,共同构成了农业机械行业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推动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根据用途分,农业机械可以分为通用农业机械和专用农业机械,专业农用机械包括耕作机械、施肥机械、收获机械等,通用机械包括农用动力机械等;根据农业机械的作业方式,可以分为行走作业农机和固定作业农机。
补贴政策精准赋能产业升级。2023 年中央财政安排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资金达 212 亿元,较 2022 年增长 8.1%,补贴范围覆盖 15 大类 44 个小类的 400 余种农业机械。政策重点向大马力拖拉机、智能播种机等先进装备倾斜,直接带动 2023 年智能农机市场规模同比激增 42%。
技术创新加速产品智能化转型。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与农业机械深度融合,2023 年具备远程监测功能的智能农机占比达到 34%,较标准升级前提升 19 个百分点。自动驾驶系统装机量突破 15 万套,精准播种机销量增长 37%,智能化设备作业效率相较传统机型提升 35%。
绿色转型催生新能源农机需求。在 “双碳” 目标引领下,新能源农机产业化进程加速,电动植保机械 2023 年销量增长 245%,混合动力拖拉机研发项目数量较 2020 年增长 3 倍。电动拖拉机示范项目已在东北粮食主产区投入试验运营,绿色农业机械市场前景广阔。
2025年农业机械行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传统品类的高端升级、新兴品类的快速崛起构成了市场增长的核心支撑,区域市场的差异化发展丰富了行业生态,而政策补贴与技术创新则为行业注入持续动力。未来,随着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深入推进,农业机械行业将在满足多元化农业生产需求的同时,实现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升的跨越,为全球农业现代化提供关键装备支撑。
更多农业机械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农业机械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