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科技提升胶南渔业产值20亿

科技提升胶南渔业产值20亿

2009-01-01 15:36:00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位于琅琊镇的胶南刺参科技产业创新基地目前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当中,预计8月份建成洒苗。基地建成后,将成为青岛市2009年新增的4个标准化大型海参养殖基地之一,仅海参主养品种一项,年总产值就可达7400多万元。

    琅琊镇科普惠农服务站站长薛太山表示,该基地以黄海水产研究所为技术依托,通过调控水质、肥水培育单胞藻为海参提供饵料等创新的技术方法,将为青岛乃至全国近海科学养殖、生态养殖提供工程样板和科技示范。

    科技创造价值,科技也在改变着传统的水产养殖方式。在胶南市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刘仲台看来,科技是胶南市近年来渔业增收最大的支撑点,“胶南市2008年渔业经济总产值为48.7亿元,其中水产养殖业的产值接近30亿元。而在这近30亿元的产值中,有70%即20亿元是通过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实现的。”

    近年来,胶南先后推广杂交扇贝养殖技术、斑节对虾养殖虾蟹混养、绿鳍马面豚网箱养殖等技术,完成了近50余项新品种引进和新技术的推广。结合当地海域特点,胶南市还先后引进了大菱鲆、半滑舌鳎、紫扇贝、斑节对虾、漠斑牙鲆、星班牙鲽等新品种。

    同时,胶南市近年引进推广了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海带养殖、吊笼海参养殖、半滑舌鳎工厂化养殖等新养殖方式,促进了经济增长和生态保护的双赢。

    记者了解到,从2002年开始大力推广深水网箱养殖开始,胶南市目前已经建成深水网箱1616个,成为江北最大的深水网箱养殖基地。

    循环水养殖是胶南市近年出现的一种新型工厂化养殖模式。专家介绍,传统的工厂化养殖中,养殖工厂的池水在不断更新中白白流失,成为巨大的资源浪费,也为地面下沉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埋下了隐患。位于大珠山脚下高峪村的青岛通用水产公司从2005年开始使用循环水养殖模式,每天至少节约开采地下水2700立方米。

    该公司总经理张和森告诉记者,工厂化水产养殖中,近岸地下的半咸水是最适宜养殖大菱鲆的水体,但半咸水的储量是有限的。在未实施循环水系统改造前,以工厂利用1000立方米的水体计算,每天循环3次,3000立方米的水体就白白排入到了海中。实施技术改造后,工厂将排出的水收集、过滤、充氧,这一过程中损失的水最多只有10%,每天算下来能节约2700立方米地下水。“循环水系统的引入,对于养殖企业来说不仅仅是水资源的节约,由于减少了外源水用量,使养殖场隔离了病害的发生几率,同时能方便调控水质,使鱼在最好的水质中生长,缩短了生长周期。”张和森说。

    胶南市海洋与渔业局工程师李平伦透露,目前胶南市正在大力推广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以达到地下自然海水的循环利用,力争在2010年循环水利用率达到30%。

    

更多渔业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渔业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