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风电产业市场未来发展浅析

风电产业市场未来发展浅析

2011-01-01 14:13:00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国家重视国防科技工业风电装备产业的发展,鼓励军工企业积极推进风电设备制造业发展,为发挥军工技术和装备制造优势,提升我国风力发电装备产业水平,原国防科工委于2007年制定了《国防科技工业风力发电装备产业发展指南》(2007一2020年),提出了发展重点与目标,为推进军工企业的风电设备制造的快速发展指明了方向。

    军工企业进入风电领域的时间较晚,但经过多年的自主发展,已在国家风电产业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国防科技工业在总体设计、系统集成、科研配套、整机研制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拥有大批的高技术人才,通过发挥船舶、航空、航天、兵器等行业技术优势,顺利实施了一批风电项目,加快了风电装备的国产化进程,开发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色风电产品,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含叶片、发电机、齿轮箱、液压件、塔架、整机等产品为一体的军工风电装备产业链。

    在风电整机领域,通过引进一联合设计一自主开发的步骤,军工企业风电整机自主设计水平和研发能力得到提升,开发出一批兆瓦级风电整机产品,促进了我国整机装备的技术进步。目前,中航保定惠德风电工程有限公司、保定天威集团叔n,公司、中船重工(重庆)海装风电设备有限公司都具备较强的实力,在国内风电整机市场占有一定份额,其装备产品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如保定惠德开发的2兆瓦风电机组,采用独特紧凑式结构设计,具有效率高、重量轻等特点,在国内同类产品中风轮直径最大;保定天威与英国GH公司联合开发设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兆瓦级变桨变速恒频风电机组,并已实现并网发电;重庆海装公司已启动5兆瓦海上风电机组的研制工作,以陆上风电机组的系统设计、控制、工艺等技术和海洋工程技术为基础,将在载荷计算与性能仿真分析、安全性能与控制系统等核心技术、机组稳定性能、结构可靠性等方面进行攻关,打造我国海上风电机组研制、海上风电场建设技术创新平台。

    我国风电产业发展态势

    我国风能资源丰富,其中陆上风能储量超划过20亿千瓦。同时,由于我国海洋面积辽阔,海上风能能资源潜力也非常大。“十一五”以来,国家将风电作为改善能源结构、应对气候变化、解决能源安全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可再生能源法》的实施,《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促进风电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政策的出台,对风电产业发展给予了有力支持,风电设备制造能力大幅提升,国内风电产业逐步走上快车道。

    有数据显示,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连续6年实现翻番增长,风电市场保持迅速增长的态势。2009年风电发电量达255亿千瓦时,相当于替代标准煤900万吨,近期,《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针对新能源产业提出要“提高风电技术装备水平,有序推进风电规模化发展”。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扶持风电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明确了产业政策导向,为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军工企业的风电设备制造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军工企业风电设备制造的整体状况

    在核心零部件领域,通过发挥军工技术、人才、设备等优势,形成了叶片、发电机、齿轮箱、控制系统、液压件、塔架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军工风电产品,配套率逐步提升,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并形成了在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如中航惠腾风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依托先进航空制造等技术优势,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先后开发了600千瓦一3.0兆瓦系列化风电叶片,并大部分实现产业化,其叶片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0%以上,公司已发展为国内风电叶片行业的领军企业,目前正等待上市批复,成功上市后,将是国内第一家以叶片制造为主业的上市公司。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集引进技术和自己的科研成果为一体,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不断开发创新,利用大型箱体的设计与加工、高精度大型轴类零件加工、齿轮箱装配试验工艺等舰船后传动装置研制技术开发了兆瓦级系列风电增速齿轮箱,产品性能良好,一质量可靠,并建立了包括东汽、上海电气等在内的较为固定的客户群。中船澄西股份有限公司利用船舶及梅洋工程修理、建造及大型钢结构件制造等技术优势,积极开展海上风电机组塔架的设计制造,形成了制造500套塔架的能力,在国内塔架生产企业中位居前列。公司承接的美国GE公司2.5兆瓦近海风电机组塔架产品长100米,直径4.3米,重232吨,防腐级别C4C5,属功率大、技术难度高的产品。

    加快军工风电装备产业发展的对策风

    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扶持风电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军工风电装备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因此,要发挥国防科技工业技术、人才等优势,积极、稳妥、有序地推进风电开发及产业化培育工作,为建设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和促进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注重发挥军工的技术和人才等资源优势

    国防科技工业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是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也是国家先进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科学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要集中军工的科技、人才、设施等力量,加强技术攻关,利用在自动控制、高效动力、大型装备制造等方面的技木优势,突破控制系统等一批制约风电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解决风电装备设计制造中的关键技术和工艺等问题,有效推动军工风电装备产业的自主发展,促进军工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增强军工的经济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强宏观引导,加大对军工风电的支持力度

    充分发挥军工行业的优势,整合资源,打造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军工风电产业发展格局,有序推进风电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在相关科研计划中,采取适当的资金倾斜,重点支持2.5兆瓦及以上风电整机和轴承、控制系统等关键零部件的工程化开发,推动整机向大功率方向发展,提高效率、优化结构,增强军工风电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依托行业协会等相关机构,开展国防利技工业风电产业发展调研,研究相关问题,为有关部门提供相应的决策依据。

    面向市场,积极推进风电装备产业结构升级

    我国陆上可开发风能资源极为丰富,海上风能资源更是潜力巨大,相比水电、核电等,发展风电具有遗留问题少和建设周期短的优点,已成国家鼓励发展的新兴产业。甘肃、内蒙古、吉林等七大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建设,将成为风电建设规模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因此,要利用国家大力发展风电产业的契机,针对我国陆上风电场自身条件及风电装备的市场需求,推进军工风电装备升级换代,扩大市场占有率,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国防科技工业风电装备产业快速发展。同时,发挥船舶制造、修理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加强海上风电技术研究,形成3兆瓦及以上风电整机和关键零部件的研制生产能力,推进批量生产制造和装备的产业化进程,实现国内海上风电配套,并积极开拓国外销售市场。

    强强联合,促进风电装备产业协调发展

    要利用已有的军工基础能力,加强相关的共性技术开发,将部分军工技术应用到风电领域,解决成本问题,增强产品竞争力。风电装备产业大型化、国际化是我国风电产业的发展方向,推进优势军工风电企业跨集团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培育出国内领先的整机制造企业,使产品市场占有率明显提升;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风电核心部件制造企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鼓励军工企业和其他风电企业开展有关风电技术交流,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支持一批重点零部件生产企业做大做强,开展产业化示范,形成以整机带动配套产品。风电整机与核心部件及配套产品协调发展的格局。

更多风电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风电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