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转基因水稻商业化遥远 如何解决困境是重中之重

转基因水稻商业化遥远 如何解决困境是重中之重

2013-01-01 10:33:35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据中国报告大厅记者了解:10月19日,“全国首届黄金大米品尝会”在武汉华中农业大学举行,300多名转基因铁杆支持者参加了活动方所组织的报告会,并参加了设在华中农大国际会议报告厅的“转基因大米晚宴”。

  在报告会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张启发透露,2013年我国61名两院院士联名上书国家领导人,请求尽快推进转基因水稻产业化。

  院士上书力挺 转基因水稻产业化不能再等

  在19日的晚宴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张启发在活动中作了题为《作物育种的主要发展趋势》的演讲。

  张启发在演讲后接受记者采访时,对转基因水稻在中国的前景表示悲观,“2009年5月,在11年的争取之后,我们研究的两种转基因水稻,华恢1号与Bt汕优63取得了国家所颁发的安全证书,当时我比较乐观,但现在4年过去了,转基因水稻商业化更遥远了”。

  张启发透露,2013年7月我国61名两院院士联名上书国家领导人,请求尽快推进转基因水稻产业化。“61名院士在建议书中写道,‘推动转基因水稻种植产业化不能再等,再迟缓就是误国,转基因产业化发展不起来,则商业发展不起来,对科研影响非常大’,同时院士们指出农业部的不作为。”

  为什么转基因水稻产业化会陷入困境?张启发说,在2000年前后,也不知道为什么突然间那么多人冒出来反对转基因。张启发直言,转基因技术商业化步伐的缓慢将是中国的巨大损失。

  环保组织反对 转基因水稻商业化有风险

  “绿色和平”农业与食品部负责人俞江丽说,“绿色和平”一直反对转基因水稻在中国的商业化,一旦其商业化而大面积种植,通过基因漂移作用,将对我国野生水稻品种带来灭顶之灾,而食用转基因大米对人体的影响也尚未有定论,将13亿人置于未来潜在的风险之下是难以接受的。

  俞江丽说,很多转基因水稻研究团队中的成员都有双重身份,他们既是国家机构的研究人员,又是种业公司的股东,10年来,他们不断从国家的各个层面推进转基因水稻商业化,有着明显的利益驱动。

  争议焦点

  为什么要将转基因水稻商业化?

  张启发表示,过去50年里,三大粮食作物,玉米、水稻、小麦,基本上是按照每年1%的速度递增,就是每年增产1%。国际水稻所做了一个技术预测,要实现粮食安全关注的目标,增长速度起码要做到1.2%,最好能达到1.5%,无论是中期、短期还是长期,关键问题都是要提高品种的潜力。而世界人口已经超过70亿,到2050年会增加到90亿,90亿人口如何吃饭的问题是全世界都需要关注的问题;此外,粮食生产的资源以及环境的可持续性问题也需要同等的关注。在这样的供需矛盾之下,进行作物育种、发展具有改良特性的转基因作物已经是一个必须。

  而对于老百姓而言,更关注的显然是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问题。对此,张启发表示,转基因抗虫水稻与非转基因水稻具有同样的食用安全性。

更多转基因水稻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转基因水稻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