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专家:单独二胎不会致人口暴增

专家:单独二胎不会致人口暴增

2013-01-01 09:46:03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据报告网了解,这几天,“单独二胎” 这四个字一跃成为各大搜索引擎的热搜词汇,在微博的热门话题榜单上更是蝉联了三天之久。11月15号,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外发布,其中提到“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引来了各方热议。单独二胎政策会在什么时候实施?实施后是否会带来人口生育高峰?诸多问题也由此产生。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昨天对人们关注的相关问题进行一一解读。

  北京的于先生一听到单独二胎的政策放开的消息,立刻开心地和几位朋有在微信上互动,以此庆祝他们期盼许久的政策。

  于先生:单位好多朋友都在互相发微信祝贺,觉得终于这个事情成真了。既然政策已经大方向定了,身边几个朋友已经把这个事情提上日程了。

  跟于先生不同,河南濮阳的王喆显得格外冷静,尽管他符合政策所要求的条件,但他表示,他所有的爱都只想给一个孩子。

  王喆:除了经济上,我们想把爱全部给这一个孩子,然后好好地对他。

  广受关注的单独二胎政策为什么会在现阶段启动实施?国家卫生计生委新闻发言人毛群安说,目前我国低生育水平稳中趋降,总和生育率为1.5~1.6,达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如果维持现行生育政策不变,总和生育率将继续下降,总人口在达到峰值后将快速减少,影响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以及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

  此外,我国人口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家庭规模持续缩减,再加上目前我国少生优生、优育优教的生育观念正在形成,当前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条件成熟、时机有利。

  国家卫生计生委新闻发言人毛群安:调整完善生育政策顺应群众期盼,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调整完善生育政策,还有利于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有利于保持合理的劳动力数量和结构,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根据相关规定,单独二胎政策适用于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夫妇。一般而言,独生子女是指本人没有同父同母、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单独两孩政策将如何启动实施?

  毛群安:中央决定出台之后国家卫生计生委将稳妥、扎实、有序推进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全国没有统一的时间表,各省市区将按照中央的决定依法推进本地区生育政策的调整问题,及时的组织调研,提出本省的工作方案,按照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进行法规条例的修改,或由本省人大常委会做出决定,来实施本区域内完善调整生育政策的工作。

  单独二胎政策曾备受争议,争论最多的还是,一旦放开,是不是会导致短期内出生人口大幅增长?如此下去是否会给就业、环境、粮食安全带来较大压力呢?对此,国家卫生计生委也给出了回应。

  1985年,晋南地区的山西翼城成为全国首个“人口特区”,试行“晚婚晚育加间隔”的二胎政策。其核心是翼城农村妇女若在不早于24岁生育第一胎,30岁便可以生育第二胎,严格限制第三胎。

  原翼城县计生委主任冯才山:一个是先下达人口计划,我算了根据村里的人口数量,育龄夫妇情况,每年谁该生,谁早生,谁迟生,有个表有个张榜公布,大家都了如指掌,这个都很清楚。

  时任山西省社科院人口所所长的梁中堂是试点的提倡者。他说,上世纪80年代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未来可能出现的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使得试点成为必要。如今,28年过去了,根据原翼城县计生委主任冯才山介绍,这个能生二胎的县,人口并没有急剧增长,反倒生育率下降,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冯才山:85年,试点的时候,翼城县人口占山西全省比例1%。但是到了2000年我们是圆满完成了30万人口的控制目标。全省我们只占了0.9%左右,下降了,和全省人口数量比,我们这下降了。我们尽管实行了允许生两孩这个政策,但是也没有多生。

  单独二胎政策曾备受争议,争议最多的是一旦放开是不是会导致短期内出生人口大幅增长。据预测,政策调整后,全国每年出生人口不会有大的增加,到2020年总人口将明显低于14.3亿,峰值总人口也将大大低于15亿。另外,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后,近几年出生人口会有所增加,但仅相当于 2000年前后的出生人口规模。

  王培安表示,启动实施单独二胎政策将不会给粮食安全以及卫生、教育、就业等基本公共服务带来大压力。对于各地启动实施单独二胎政策的时间表,王培安表示:

  王培安:全国不是统一的时间表,但是我们要求各省区市实施这一政策的时间间隔不宜拉的过长。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