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中国糖果市场整体疲软系因内地巧克力行业竞争激烈

中国糖果市场整体疲软系因内地巧克力行业竞争激烈

2016-01-01 15:34:23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春节销售旺季即将到来,国内糖果业却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在外资糖企加速跑马圈地之际,老牌巧克力生产商金帝4日对外证实,该品牌被其公司以6.11亿元卖给中粮地产。

  这边厢,雀巢、玛氏、费列罗等外资正在加大马力在中国市场引进新品牌、新产品,加大品牌营销力度。另一边,国产糖果却纷纷撤出,本土品牌金丝猴、徐福记相继被外资收购。

  业内人士指出,在当前消费结构调整,消费需求升级的趋势下,国内糖果企业不应仅满足于大众的浅表消费需求,而应提前布局,创新研发生产,满足市场新需求。

  本土糖果品牌频转手

  中粮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中国食品日前发布公告称,根据交易双方发布的公告,中国食品以及中粮地产旗下华高置业签署了股权及债务转让协议,前者将旗下金帝食品公司以6.11亿元人民币出售给中粮地产。

  对于抛售金帝,中国食品方面解释说,系因内地的巧克力行业市场竞争激烈,加上其休闲食品业务缺乏经济规模,管理层预期休闲食品业务的亏损情况于不久的将来亦无法逆转。

  据中国食品称,截至2015年,金帝所在的休闲食品板块是唯一下滑的板块,其上半年贡献营收1.98亿元,销售额同比下滑9%,仅占整个中国食品集团板块1.3%。此前,金帝已连续四年表现不佳,从2011年开始,金帝所在的糖果板块已“四连亏”,截至2014年共亏损4.5亿元人民币。

  另一个关于本土糖果品牌的消息也在近日传出。有消息称,本土知名糖果品牌金丝猴现已100%为外资收购。据介绍,2014年9月,好时公司以24.168亿元完成对金丝猴80%股权的收购。随后,金丝猴剩余的20%股权,在2015年岁末亦为美国好时收购,交割已经完成。

  业内指出,中国糖果市场整体疲软,传统糖果市场的份额近年在慢慢下滑,是本土糖果企业败北的主因。广东一家大型糖果企业有关人士告诉记者,近几年国内很多同行的销售业绩均出现双位数下降。本土的金丝猴、徐福记等知名品牌陆续嫁入“豪门”外资企业,被认为是“傍上大树”。

  外资糖果伺机跑马圈地

  不过,与国内部分糖果企业想法不同的是,外资糖果企业们则认为,中国糖果市场潜力巨大,纷纷加快在华跑马圈地。

  据2014-2020年中国糖果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显示了解,2015年12月,雀巢将旗下定位中高端的巧克力品牌奇巧再次引入中国内地,这一次,该品牌的营销和市场全部交给徐福记。据徐福记介绍,奇巧巧克力由位于英国约克的产品技术中心和徐福记位于东莞的研发中心共同研制,该产品在雀巢天津工厂生产,销售和市场推广则完全倚重徐福记来实施。

  据悉,除上述该品牌外,雀巢的其它超高端巧克力品牌,目前也正通过进口、跨境电商的渠道悄然进入中国市场。

  据介绍,全球第三大巧克力制造商费列罗去年9月底在中国杭州拥有了首个在华生产基地。该工厂为费列罗集团全球第21家工厂。费列罗集团相关负责人向媒体称,首个工厂的投产意味着可以极大地缩短产品运输周期,从而通过新鲜度来提升消费者的消费体验。其中,在中国市场十分受欢迎的健达奇趣蛋是费列罗杭州工厂的第一条产品生产线。

  此外,记者从国家质检总局获悉,2014年,我国进口食品已达482.4亿美元,10年间增长4.2倍,年均增长率达17.6%,其中进口食品中,糖果是十大进口食品之一。

  朱丹蓬指出,外资巧克力品牌在中国建厂更主要是看好中国的巧克力市场。公开资料显示,中国每年人均巧克力的消费水平为200克,而英国每年人均巧克力消费为10千克,是中国的50倍之多,中国巧克力消费市场仍然具备较大的增长空间。

  那么,外资企业与本土企业对糖果市场的理解和业绩表现为何差别这么大?

  对此,中国品牌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外资企业注重对市场消费习惯的培养,而国内品牌长期只注重快速盈利。

更多糖果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糖果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