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不少企业纷纷参与其中,甚至把企业信息化建设当作头等大事来抓,然而在信息化项目实施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矛盾,怎么才能进来避免这些矛盾呢?在企业信息化项目实施之前如果考虑清楚以下六个问题,矛盾会减少很多。
1.甲方和乙方:确实摆正企业和软件供应商之间的关系
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摆正企业与软件供应商之间的关系非常的关键,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可能由软件供应商独立完成,企业信息化的“主角”是企业本身,而软件供应商仅仅是“配角”的身份,软件供应商应该放在咨询、顾问和具体实施的地位。摆正了关系,才能更好的进行合作,将双方的优势集中,实现“专业人做专业事”。
2.先进与实用的博弈:确实摆正技术先进和技术实用之间的关系
技术的领先性和技术的实用性一直困扰着企业信息化建设时的选型,单纯追求技术的先进性和实用性都是不可取的,企业应该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在追求先进性的同时强调实用性,并且一定要站在整个企业信息集成的角度来选择软件,并且要切实注重于系统的集成和开放。
3.做好配套准备:确实摆正技术、软件、实施、培训和服务的关系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企业要树立技术先导、软件跟上,实施培训和服务并重的整体规划,同时企业要树立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服务是要企业进行投入的,根据成功实施的案例来看,企业在注重选型的同时,更加注重的是最终的实施效果。
4.明确主导思想:确实领会“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效益驱动”的具体意义
整体规划是系统的“整体”,是信息化建设系统的“整体规划”,是实现整个系统的“技术途径”,总体规划一般不承担具体的项目设计,是整个系统集成中不可缺少的技术纲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从简单技术入手,迅速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在应用的基础上启发更广泛、更深入的需求,同时通过效益驱动可以树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信心,减少企业一次性投入过多,负担过重而带来的不必要的风险,分步实施同时可以紧跟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
5.认识到“领导”的作用:确实领会信息化建设是“一把手工程”
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企业的最高领导亲自参与主持,还应该包括整个决策层的参与决策,是一个企业的高层领导组成的领导班子集体,是广义上的“一把手”。
6.技术、管理、数据的三者统一:确实领会“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数据”的含义
现今的技术已经足以实现任何实际需求,从软件功能的角度看,软件本身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企业实施信息化,最主要的是要保证信息系统对业务有支撑和拉动作用,所以,管理水平一定要提升,管理手段要丰富,这就需要使用一些更为明确的、规范的制度来约束一些管理行为,保证信息化的效用能够实实在在的落到实处。同时,对企业而言,最关键的还是业务的实际运作,蕴含在实际的业务过程中,并存储在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对企业的决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有效的对数据进行管理是企业信息化建设到一定阶段必须要考虑的最重要问题。
企业信息化:http://www.erds.com.cn/
更多企业信息化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企业信息化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