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效益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总劳动量的条件下,生产处更多的社会所需要的劳动成果。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反映了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关系、劳动成果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一般可将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分为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日本则将经济效益分为直接效益、间接效益和减少随机损失三部分。
(1)直接经济效益。直接经济效益是指可以定量计算出的那一部分经济效益,因此又叫有形效益。例如企业物资管理的信息化,缩短了供货周期,压缩了库存,裁剪了人员,于是就可以依据缩短时间的天数和库存物资的减少,以及剪裁人员的工资等,定量地算出由此产生的增收节支额,计算出的结果就属于企业信息化的直接经济效益。
直接经济效益可以用不同的量化指标和计算方法加以表现。例如,企业信息化可能带来下列直接经济效益:
①使原材料、燃料和劳动力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利用,并使生产计划达到最优化,从而提高生产能力,增加产品和产量;
②提高了产品质量和成材率;使物资储备和制品数量保持在最优的水平上;
③减少工时的损失和设备的停车事故,使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
④节省了生产和非生产劳动力;
⑤降低成本,减少消耗;
⑥减少生产与非生产性费用支出。
(2)间接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是指不能加以定量计算的那一部分经济效益,故又称无形效益。它主要是指提高管理水平、管理效率以及企业信息化建设所引起企业管理上的一系列变革等。例如,企业信息化可能带来下列间接经济效益:
①使管理人员决策及时、准确;
②可大量及灵活运用数学方法和模型,使决策更科学化;
③使信息流通结构更趋合理;
④更好地实现企业目标;
⑤提高企业信誉与知名度,扩大影响力,增强竞争力。
以上这些方面的效益一般不能通过定量计算得到,但对于企业的管理以及企业的发展、壮大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与作用。间接经济效益是一种带有根本性的效益,由于其无法定量计算、具有一定的隐含性,一般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才能反映出来,所以在评价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经济效益时,这部分效益应予以高度重视。
(3)减少随机损失。减少随机损失是指企业信息化后,防止发生信息化前所出现过的损失。这类效益虽然很难直接定量计算,但可以参照日本的方法,用经验数据模拟,找出信息化投资效益平衡点和累计投资效益平衡点,从而预测投资后何时产生效益,以及在不同时期所能产生的效益有多大。
企业信息化:http://www.erds.com.cn/
更多企业信息化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企业信息化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